天霞没有请示就撤退,确实属于临阵脱逃,按照军法,撤职查办都是轻的。但是如果李天霞的撤退命令再晚下几个小时,51师肯定会全军覆没。他们师可是最后一个到达战场的,部队立足未稳不说,甚至还没有完毕就受命接手,天鹅山主阵地,要是能顶的住才是怪事。
那些散兵说过,撤退开始后不久李天霞的师部就和日军一个大队遭遇,双方混战一场。夜里一片漆黑,根本没有办法分清楚方向,师部很快就和各团失去了联系。好在各团建制未乱,团、营级军官均能掌握部队,51师这才没有一败涂地。
“75军伤筋动骨喽!”余程万叹了口气:“战区司令部瞎他妈指挥,军部乱指挥。三万精锐一晚上丢了整整一半,这都叫怎么回事。”
“且等着吧,让弟兄们养足精神,日本人在长沙待不了多久。”赵诚说这话是有底气的,刘富贵刚从重庆发来密电,自日军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以后,第六战区就在准备反攻宜昌,策应第九战区作战。
现在日军11军的主力都集中在湘北地区,宜昌仅有一个第13师团负责守备,此外还第39师团在外围进行策应,只要第六战区能把13师团和39师团分割开,夺回宜昌就有很大的胜算。到时候就算阿南惟几能为长沙这头送来足够多的补给,他也得立刻撤兵去救宜昌。
“且看着吧,现在还是得尽可能多的掌握情报,至少我们周边那些日军的动向必须清楚,决不能让人家不声不响的摸到家门口来。”余程万是黄埔一期毕业生,1931年就担任了南京警卫军少将教官,后来还在陆军大学研究院深造过。论指挥能力,新24师几大巨头捆在一起都不如人家。他一开口,赵诚他们只有拿小本子当学生的份。
“没问题,十八个侦察小组已经在梅仙镇外围三十公里范围内拉出了两道警戒线,不管日本人是向北撤退还是向我们这边进攻,都逃不出他们的观察范围。为防止日本人派小部队穿插袭扰,我们在外界通往梅仙镇的道路上设了哨卡,还有机动部队专门负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