戌的物资就多达四万余吨,据说,仅运出去的猪鬃一项就换回了五百万美元的外汇。
原先各种物资都堆在滇缅公路沿线的仓库内,现在经过抢运,龙陵以西的几乎没有什么出口物资滞留,基本上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运往仰光。国府资源委员会运输处的官员们开玩笑说,哪怕日军天天来轰炸都无所谓。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前年滇缅公路被封锁那段时间,重庆市面上物价飞涨,加之粮食欠收,最紧张时白糖甚至一度达到了每斤50块大洋的天价(史实)。
现在靠着滇缅公路运回的物资,物价虽然也是天天在涨,可是老百姓的日子还能过得去;国府方面也是一样,通过出口物资换回的外汇有力的维护了法币的币值,票子天天贬值不假,但远远没有向前世金圆券般可怕。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滇缅公路进出口渠道畅通的基础上,等到日军真的占领了仰光,大后方经济崩溃只是时间问题。
一天不死要吃,两天不死要穿,缺了吃穿,部队依旧得完蛋。赵诚没本事搞定整个大后方的物资缺口,只能先顾着自家这一亩三分地。他斟酌了一下,给缅甸那边又发去一封电报,在物资清单添了不少民生物资。
自从仰光遭到轰炸之后,不少人都意识到缅甸也非什么世外桃源。大批英国和印度的商人都在急着抛售物资,这些人把持着缅甸的经济命脉,不仅吸干了缅甸人的血,还趁着中国缺乏进出口渠道的机会,狠狠地发了笔横财,这会咬他们一口也不算背德。
去年底,平九天用瑞士法郎搞定了英军一个后勤军官,从英军仓库里弄回不少武器弹药。刘富贵也没闲着,他没朝着英国军方下手,而是买通了不少政府官员,布匹、白糖、大米,都是论卡车的往回运。英军退守新加坡之后,那些地方官捞起钱来更是肆无忌惮,只要有人想买,就没有他们不敢卖的。什么矜持、什么绅士风度,在钞票面前全是扯淡。吃相之难看,连刘富贵都有些看不下去。
不过,该下手的时候手软不得,打1840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