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团。腊戌物资太多,为防止遭到缅独份子破坏,总部不得不提前做些准备。
赵诚新24师也调了到腊戌,给他们的活很简单,守着家里的仓库区就成。李有财估计还得有半个月左右才能把物资全部抢运回国,得防着有不开眼的家伙来捞油水。
许是被及时入缅的66军壮了胆,史迪威和杜聿明再次把反攻缅甸作为了当前的主要目标。
“经过侦察,日军第33师团和55师团都只有部分部队入缅参战,总兵力不过4个步兵联队而已。目前,饭田祥二郎安排两个大队留守后方,33师团主力又奔了仁安羌方向。我们必须趁此良机,用最短的时间集中主力,在同古至曼德勒之间歼灭第55师团,然后再会同英军围歼第33师团,最后乘势收复仰光。”史迪威在沙盘上将作战计划往复推演,现在总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受他的影响,杜聿的想法也差不多少。老杜自己对手下的部队很有信心,道理很简单,国军特种兵的精华有将近一半都集中在第5军。在同古方向与55师团决战,胜利的成算很大。
赵诚对史迪威和杜聿明的计划却持保留态度,他总感觉着日军的援兵已经近在咫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能加入战场。更何况计划成功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200师必须在同古迟滞第55师团的攻势,至少要为后续部队进入战场赢得两周左右的时间;其二,英军要在卑谬缠住日军33师团,防止他们往同古方向增兵。
现在英军号称有四万多人,具体兵力有多少,恐怕只有英国人自己知道。按照去年达成的协议,两军应该互派联络官至团里单位,以方便沟通协调。但是远征军接收了英方的联络小组以后,亚历山大却下令拒绝中方人员入驻英军各个单位。开协调会时,史迪威和杜聿明都对此表示难以理解。可亚历山大却拒绝做出任何让步,他的理由很简单,说是要防止中方派出的人员里有亲日份子,毕竟国军投靠日军的官兵太多,万一出点什么岔子,英国方面担不起这个责任。
杜聿明立刻哑了火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