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之超级壮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六十四章 将军的决断(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存栏量依旧在1300头左右,现在当成礼物送出去,正好能剩下一部分饲料钱。

    兵工厂重新开工却需要时间,调试机器设备,即使工程师带人日夜赶工,至少也得一个礼拜才能恢复生产。还有人员培训的问题,比如车枪管就是个绕不过去的精细活,根本急不来,即使是那些修械所的老把式,也要好好培训一下才能上岗。

    之前东川仿造mp40时,工人们是把库存的9毫米勒贝尔枪管一分为三,这样节省了不少人力物力。腊戌这边没这个便利,备用的9毫米冲锋枪枪管少的可怜,更多的是英七七和远征军换装时剩下来的七九步枪。两种枪取下枪管后都得改膛以后才能用,赵诚估计,至少得做好废品率超过五成的心理准备。

    万幸其他部件倒是可以先用英国人的库存顶一阵子,等存货用完,自制的部件也差不多也能量产了。因为大多是冲压件,即使是新手在操作机器,废品率也高不到哪里去。这多少给了赵诚一点信心,否则打死他也不会想着在缅甸造枪。

    把事情理出头绪来以后,把工厂全权委托给了缅甸华侨抗敌后援会负责人梁金山先生。毛棉淡失守以后,梁先生无偿动用自己公司的卡车120辆,并自掏腰包雇了80辆其它公司的车辆,配合西南运输处从仰光抢运了大批国际援华物资回腊戌。最近不仅要为远征军购买军粮,还得和刘富贵他们一起把物资送往国内,每天忙的脚不沾地。

    赵诚知道,老把事情甩给人家很不厚道,可是自己人头不熟、对工厂管理这块也是个棒槌,只能扛着能者多劳的幌子当起甩手掌柜。

    搞定兵工厂的事,还有其他活要干,比如收购粮食。好在平九天帮了大忙,他一直在以缅族商人的身份活动,因为手面阔绰,在上缅甸号称黑白两道同吃。现在要他收购点物资,比让英国佬派兵去强行征收还便利。

    最麻烦的是油料,英国人把油料控制的比弹药还要紧。之前平九天和刘富贵都是钞票开道,靠着贿赂驻军的军官才能弄到一些。现在亚历山大接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