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到了力量。
一股巨大的力量。
以往的祭祀,每一个人都板着个脸,与其说是缅怀,不如说是完成某种仪式。
可是现在,不少人的眼睛甚至发红起来,身子瑟瑟发抖,他们突然意识到,那数百年前,忠义候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传承了五百年,或许人们没有意识,可依旧还根植骨里。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这个时候……死寂。
死一般的沉寂。
这最后的收尾,依旧没有采用祭文的格式,而是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文章的点睛之笔。
这些磨难,是如此的痛彻心扉,我不过是一个凡人而已,身上是血肉之躯,如何能忍受呢?可我胸中有一颗丹心永远存在,功名富贵对于我如同天边的浮云。
我心中的忧痛深广无边,请问苍天何时才会有终极。
先贤们一个个已离我远去,他们的榜样已经铭记在我的心里。
屋檐下我沐着清风展开书来读,古人的光辉将照耀我坚定地走下去。
我所截取的,乃是圣贤的力量,而所汲取的,来自于四书五经,来自于对家国的丹心。
方才的责难之声,现在已是噶然而去。
无数人双目尽赤,此时,有人情不自禁的落下泪来。
这一次,不再是因为这篇文章不守规矩了。
那念文的礼官,念到了最后,竟也是潇然泪下,声音哽咽着,方才努力地将这最后一句念出来。
而祭坛上的诸礼官,亦是一个个眼角湿润,一股难以抑制的悲痛,自心底生出。
祭坛下的读书人,本来以为这一次,不过是如往年那般,按照惯例的祭祀,可是这一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就仿佛那忠义候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