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祚高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152 兄弟重逢(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乱将士大多都是壮力,因此被留下一条性命,作为苦力役使。

    此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桓温一直在江北修筑通往寿春的驰道。一直到了今年年中驰道修完,他们这一批役夫才又被征发到河洛劳用。

    此前道途看到桓冲,桓温也是吃惊不小,他入役之后关于家人消息便所知不多,并不知已经迁居到了洛阳。他们这些宿卫出身的役夫,多为在籍良家的出身,也都不敢逃亡连累家人,因此营禁倒也不甚严格。

    况且几年共事下来,桓温性格不乏豪迈,罪卒中也有一些良友,恳求人为他稍作遮掩,这才能够出营窥望。

    其实桓温也根本不必这么小心,他如今样貌体态较之数年前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人,蓬头麻衫,形容枯槁,哪怕对面而立,家人都未必能够认得出他。

    一路择荒僻小径出城,夜中巡营兵卒也都有懈怠,桓温趁机翻过篱墙匆匆行入自己所在营宿。有几人睡梦中被惊醒,眼见桓温返回,俱都好奇询问桓大此行如何。

    桓温对这几人深作拜谢,只是念及于阿葵娘子门下听到桓冲与那娘子对话,又忍不住悲从中来,掩面痛哭起来。

    “桓大你也不必哀伤,咱们劳役经年,纵有什么罪过,也都在苦力偿还。早前我倒是听营主提起,待到洛阳营修之后,筹算事迹将要放免一批罪卒。你历来能劳苦用,很可能也能入于放免之列,届时自能与家人常聚……”

    听到桓温这哭声,帐内其余苦役也都难免心酸,其中一人便开口安慰道。

    及后一段时间,桓温这一批劳役又在洛阳周边役用,虽然心中牵挂家人尤其那个无依无靠的蠢娘子阿葵,但桓温也不敢让同帐友人再为他多担风险。

    然而某日一纸调令,居然将他们这一批役卒调入城中劳作,且恰恰就在阿葵娘子所居住的坊区内。人若命途穷困,境遇得于丝毫改善都有莫大喜悦,桓温至此才深有感触,大概当年他们就算作乱成功,所得欣喜都不必如今次之大。

    同居一坊之内,桓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