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就是亡余罪身,又怎么能奢求善待。但一人声微,众人声大,只要咱们能够众口并成一声,南人也必须要慎重以待,不敢轻率施虐。”
“我这番刺心血书,也不求能够感动城中悍将。晋军目下胜势已定,更不会横生枝节将咱们这些乡流性命强揽入手耗损军用。无非是以此遍告乡人,无论大势如何,王道昌大与否,但能够深念乡人生死祸福的,终究还是咱们这些乡亲门户可靠。”
“我听说刘、徐几户都恃其乡勇转扑各方,窃据城地进献求功。但是凡用刀兵,哪能没有伤亡,胆敢逞强,便要碰上更强硬对手,折耗乡人性命博取一家前程,我实在不忍。更何况南北战数已无转机,此番乡流涌动,落在南国骄兵眼中,反倒会错以为咱们河北乡流凶悍难驯,斗胆争功。夺地不如夺心,我等又不是羯国孤直忠孽,也都乐见王道复兴,乡情厚寄于我,凭此足堪自存,导引乡人入治,长久亦可夸功。”
周围几人听到曹达这一番解释,俱都纷纷点头称善。眼下的他们正是惶恐有加,又没有胆量效法别的豪强夺地争献,而曹达这种更稳妥的思路自然便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用完药之后,曹达闭上眼喘息片刻,然后又说道:“不过,我这番血书投城,难免是有几分道义相逼的味道,或会招惹城中悍将记恨。而且乡人困苦久积,也都需要稍作发泄,你等几位稍后可组织一批乡人城下稍作哗噪,之后再搀我扑压下来。如是几番,城内自然也知乡情所在,他们若想保全并收城外这数万人众,自然也需暂仰我等。咱们乡士不敢用奸横阻王命通达,但却也需要权变机宜,务求相善!”
曹达等几人该要如何弄事并且开始着手准备,可是午后在枣强城南方向郊野中却突然又出现了一支千数人的骑兵队伍。
城外难民本就组织混乱,更无斥候耳目的概念,因是一直等到这一支队伍冲至难民队伍近前,他们才有惊觉,一个个惶恐不定。
这一支队伍最前方有几架颇为醒目的大车,大车并无厢板,车上端坐几
-->>(第7/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