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祚高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辽东篇2(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虽然不乏成绩,但还难称竟于全功。

    眼下的王师影响力,还只停留在蚕食辽地边缘据点的程度上,像是夺取辽东平郭城以分割辽南为治的计划,由于慕容部几股势力的反对姿态过于猛烈,加上温放之手中实在乏力可用,至今没有大的进展。

    辽边所面对的困境,很现实也很无奈。正如温放之所言,诸事外仰,在得不到大量人物资源投入的情况下,很难有大的改观。

    慕容部虽然势大于辽东,但那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营,特别慕容廆、慕容皝父子,狡黠凶猛,俱为胡中不可多得的英流翘楚。此边糜烂日久,想要追及强汉故态,远非短期之功。

    像是胡润所率三千军众北上,为了足够给养,今年开航以来便不断的由海路运输,这才储备下足够的物货基础。若是还要持续增兵,后勤方面的压力远非新立未久、边事仍未悉定的大梁新朝能够承担。

    辽边寒苦也是一个无奈的现实问题,就连历林口这样一个重点经营的区域,虽然已经颇有成绩,但还远远达不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此边适宜垦荒耕种的荒地不少,但是由于天气时令所限,垦荒难度极大,田亩上的收入也实在有限。眼下历林口能够维持两千多户的规模,已经是能够维持的极限,即便还有源源不断的汉人流民依附至此,也只能通过水陆通道运往河北,辽边乏于人力可用的现状仍然得不到改变。

    关于这一点,胡润在经过实地的巡视之后,也是深有感触。他行走于历林口附近辽水两岸农田之间,农田中虽然不乏农人播种耐寒的麦类作物,但农人们脸色多是愁苦。

    相对于稻谷,麦类虽然能耐寒冬,但辽边气候实在酷寒,冰冻雪封之下,播下的麦种十有七八直接冻死于土层之内,收获寥寥无几。之所以还要坚持播种,主要还是养田为主,若只依靠春夏作物短播,荒田养熟更是遥遥无期。

    仓房中还堆放着一些不曾脱壳食用的稻谷,穗小壳瘪,跟江东盛产颗粒饱满的谷粒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因是眼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