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说。这大明的文人已经畸形了,对待敌人也要善良,实际上罗信认为他们就是太悠闲了,然后又把儒家看的太高了。如果把他们扔到沿海地带,面对倭寇几个月,再看着身旁的文人死上那么几个,看他们还是不是这般腐儒?
“是,大兄说的是。”
罗信口是心非道,因为他知道此事争论根本就争论不出来个对错,反而伤了自家兄弟感情,只有将来他亲自经历,周玉的观点才会有所改变。
“大哥毕竟要从军,所以先让他熟读兵书,将来从军多个保命的本钱,以后弟会陆续将儒家之学教给大哥。”
“嗯!”周玉欣慰点头:“信弟做的对,从军自然要先有保命的本钱,倒是大兄我想的差了。”
三兄弟哈哈一笑,气氛又从略微严肃恢复了融洽。
“信弟,你去县城可是去见了家父?”
“没有!”罗信脸上有些尴尬道:“去了饭馆听到了一些信息,觉得此时去拜见义父不妥,所以就没有去。”
“哦,都听到了什么消息?”
罗信便笑:“听说简明和海正两个人明天要带着众读书人去义父那里请愿。”
“呵呵呵……”周玉便笑,罗信和罗青也笑。罗信已经将事情和罗青说过,他觉得大哥既然将来也要入官场,早接触一些这样的事情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这件事情快有结果了吧?”罗信笑过后问道。
“嗯!”周玉点头道:“家父知道我来这里了,有了结果会派人过来通知我。”
三兄弟谈谈说说过得很快,吃完饭之后,罗信便开始给大哥讲解《三十六计》,先是让大哥读新的一篇,有不认得的字,便教给大哥,然后再给大哥讲解这一篇所讲的精义。周玉坐在一旁也认真地听,渐渐听得入迷。待罗信讲完,周玉不禁抚掌道:
“信弟,大兄不太听得懂,但是你讲的真是精彩,很有意思啊!”
罗信便在心里偷偷撇了撇嘴,以自己几十年的经验,自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