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王赵楷,诸位王子之前便是宰相蔡京、少宰王黼和尚书右丞李邦彦,其中蔡京和王黼待遇更是不错,别人都站着,就他们俩有椅子坐。
来到赵楷旁边,赵有恭就开始闭目养神了,整个大殿里,大都是他惹不起的。右手文臣蔡京排首位,左手武将高俅领头,仔细算算,真正为大宋鞠躬尽瘁的倒排后边去了。
说起这满屋之人,就不得不提提两个人,这两人一个是王黼一个是李邦彦,尤其是王黼,那可是通议大夫连跳八级直升少宰的人物,别说大宋朝,恐怕上下两千年也再找不出第二位了。至于王黼升官的原因更可笑,徽宗觉得王黼长得帅,也会玩,懂艺术。李邦彦也是差不了多少,由一个校书郎腾腾腾的升到尚书右丞,也只比王黼差一点而已,人家升官的原因和高俅差不多,会唱歌,会蹴鞠,尤其是蹴鞠更是难逢敌手。听说李邦彦闲来无事,还和赵佶这位蹴鞠爱好者组建了一支蹴鞠队,号称“徽鞠霸王队”。
心中正想着这些大臣们的趣事呢,赵有恭就听到有人在提他的名字,睁眼一瞧,一个三十余岁的御史正滔滔不绝的说着些什么呢。
这位御史不是别人,正是胡家大公子胡应元,他站出来自然是要弹劾赵有恭的。胡应元也不愧是翰林出身,那奏折写的要多漂亮有多漂亮,总之让他的笔杆子一划拉,赵小郡王变成了一个无恶不作的大奸贼。
胡应元一退下,一时间有蹦出了一群御史,清一色的要弹劾赵有恭,总之赵小郡王要是还主政开封府,他们就不活了。
瞧瞧这帮子脸红脖子粗,正义凛然的御史们,赵有恭脸色苍白的缩了缩头,要不要这样啊,不就拆了几堵墙么,搞得好像有什么杀父之仇似的。
赵佶早就料到这一点了,所以他也表态,只是笑眯眯的扫了两眼,“永宁郡王,你可有什么话说?”
赵有恭早有准备,当即出列,拱手道,“回圣上,臣没错,臣这么做完全是为了咱们大宋好,臣这么做是为了规划汴梁,还京城百姓一个更加美丽的汴京城!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