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平坐下,把两本书放在自己膝盖上拍了拍,对秀秀道:“这里一本是本朝所出《礼部韵》,一本是新编《玉篇》,老师特意让我带回来,习得精熟。这一次不是说笑,先生说了,考校答不出来,是真要挨板子的。自今以后,官人我也要书正字,写雅言了。等什么时候朝廷开科,我也去中个进士回来,穿上那绿的红的紫的,秀秀你说好不好?”
秀秀捂嘴笑道:“官人说得好轻松!”
“难吗?”徐平长叹了口气,“确实好难!这次老师放了威风出来,就差先打我一百杀威棒了!秀秀啊,官人以后也没好日子过了!”
秀秀笑道:“林秀才终究还是为了官人你好!”
徐平摇着头,长吁短叹,一个人进了屋里。他十分后悔那天头恼发热,抄别人写的诗,果然没有好结果。林文思竟然看出他是个可造之才,再也不懈怠了,用出强硬手段,要把他打造成材。
《玉篇》和《礼部韵》是此时科举考试最基本的参考书,属于字典一流,后者又是着重于分韵部。以前徐平虽然也自己注意,写字的时候还是经常有前世的简体字不由自主地写出来,口语更是比皆是。用林文思的话说,就是俗字村语屡教不改,这次是要狠狠给他治过来了。
不去考科举倒也罢了,字随便你怎么写,要去考科举,写字和用韵必须规规矩矩,不然就是有再大的才学,也一边凉快去。这才多少年,真宗朝的状元李迪差点就在这上面栽跟头,因为出韵,险险连个进士及第都没捞上,多亏宰相王旦爱他才华,才当上状元郎。要是再往后看,两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谁敢说他文章不好?穷鬼没有参考书,因为出韵在科举路上一个劲折腾,直到找了个明白的老丈人才解决问题。
徐平命好,便宜老丈人是个科举路上的明白人,先让他把这基础打牢了,不要以后弄笑话。再者前世徐平经过多少考试?也是个应试小能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要去考试,先得明白卷子怎么答不是?
这个时代,没人有意推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