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世富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章 针尖对麦芒(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让东西两城的老百姓有点不方便。

    看罢了御街,徐平便带着秀秀转回自己店里来,喝口水歇歇。

    进了铺子,便有一个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小厮迎上来,热情地问道:“客官路上辛苦,今天要带多少斤白糖?”

    这是商家的通用路数,不管认识不认识,先来套近乎。

    徐平道:“我叫徐平,是这里的小东家,在路上游玩,走得累了,过来讨杯茶喝。”

    小厮听了忙道:“原来是小官人,我带您去见林主管。”

    徐平和秀秀随着小厮,转过柜台便来到了一间雅室中。

    看得出来,这是专门接待贵客的地方,一色的硬木家具,四壁挂着字画,都是出自名家手笔,价值不菲。

    屋里一张八仙桌,此时正坐了两个人。一个四十多岁,穿着青衫,颇有几分书卷气息,正是今天当值的林主管。他对面的客位上,是一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皮肤白净,穿着常服,看起来有些腼腆。

    不用问,与林主管坐在一起的就是张天瑞说的那位宫里出来的小内侍了。

    第一次见到活的太监,徐平也有点好奇,不由多看几眼。

    此时宫里侍候皇帝一家子的男人还不称太监,一般称为内侍,像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一般称作小黄门。宋时的内侍群体远不如上一代唐时那么威风,也不像后来的明清时候在社会上存在感那么强,当然,要除了脑子被驴踢了的道君皇帝的年代。

    宋时的内侍更像正常人,帝王本身也把他们看成一种特殊的臣下,而不是当作私家的奴才。此时的内侍除了在宫里服侍,得到了宠信之后干什么的都有,出去领兵打仗的,监酒监税的,甚至做知州知县的,基本上武臣序列能干的他们也能干。反正武人的地位也不高,大家半斤八两,他们也不觉得自己就真比别人少了什么。素质当然参差不齐,建功立业的有,为祸一方的更多。

    稍微有点地位的内侍,都会成家立业,条件许可就收养子,为自己养老送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