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间又已经做过邕州知州了,事情熟悉,想来能够处理得好,用不着下官操心。通判之事,最重钱谷,邕州气候湿热,种稻不难一年两熟三熟,钱粮大有可为。所欠缺的就是户口太少,难成气候。下官到了那里,当以招揽人丁为第一要务,开辟荒地,兴修水利。”
“也算有点大致眉目,还有呢?”
“下官从京城来带了不少书籍来,当雕刻印行,颁发州境,教化风俗。”
“嗯,这也是要务。”王惟正点头道,“还有什么想法?”
劝课农桑,招揽户口,移风易俗,徐平读各种史志学来的,好官好像就是这些。至于判案断狱,虽然也是通判的工作,却是以知州为主。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
“下官到了邕州,会立即检点州中各库,清点账籍,催缴赋税,绝不会估息公吏贪渎浪费。如有作奸犯科者,必强之以法!”
王惟正见徐平憋得不容易,确实再说不出别的来了,失望地摇摇头:“云行啊,你可知广南西路的首州为何放在桂州?”
这问题问的,不是多余吗?自宋朝广西区划定型,近千年一直到民国桂林都是广西首府,当然是因为这里合适了。
不过上官问,徐平却不敢这么回答,想了一会才道:“桂州上接湖南,下控两江,户口稠密,钱粮又广,是最合适的地方。”
“那唐朝岭南西道的驻地为何是邕管?”
徐平一下呆住。邕管是邕州在唐时的旧称,宋人常用来指代邕州。是啊,为什么唐朝时邕州是首府呢?为什么民国后广西首府又从桂桂迁到南宁呢?仅仅是巧合?历史哪来那么多巧合!
把前世的知识和现在的现实结合起来梳理了一下,徐平才明白自己这位上司不仅是要问自己的施政方略,还要考自己的见识啊。
“因为唐时有安南都护府,本朝面对的却是交趾国!”徐平脱口而出。
王惟正神情放松下来:“不错,说下去!”
“邕州羁縻数十州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