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中,不至于引起属官反弹。
徐平就坐在这里,这个小吏不敢说徐平已经断了公使库的财源,今晚的酒筵只怕要他们几个具体办事的公吏自己掏腰包了。当然可以挂在公使库的账上,至于还不还什么时候还就要看长官的心情了。宋朝的公吏经常面对这种事,搞得倾家荡产的也所在不少,差役是很可怕的负担。
又等了一会,酒菜终于上来。徐平看看,标准极低,这么一大群人,全部花销也就在一二十贯的样子。要知道这种公务筵请,少则百贯以上,碰上奢侈的知州花到千贯以上也不少见。寇准在地方为官,最喜欢大吃大喝,经常围起大帐点起巨烛与同僚通宵饮宴,公使钱总是不够花,宋朝常见景象。给通判就是这种接风标准,说出去要被别人笑死了。
曹克明脸上也挂不住,不过他也知道公使库里的情况,不好苛责办事的小吏,只好厚着脸皮道:“徐通判自中原来,酒肉都是吃厌了的,来到岭南,多尝尝这里的瓜果,与中原滋味大大不同!”
徐平也不说话,别人敬酒他就喝,别人吃菜他就拿筷子。
半年多时辰,酒筵就草草结束,又没歌舞,也没其它节目,一众僚佐本就是坐在那里受罪,一哄而散。
徐平回到自己住处,高大全与几个徐平的随从军士正坐在院里闲聊,急忙站起来行礼。
知道州衙里的公用伙食因为他封了公使库已经断了,徐平便问道:“你们吃过了饭了没有?”
旁边秀秀正骑着她的那匹宝贝果下马闲逛,听了抢着答道:“我们吃过啦!官人,我们出去吃的糍粑,还有一种米面,滑溜溜的真好吃!”
米面就是后来的米粉,正是广西流行的食物,徐平笑了笑。
在院里坐下,喝了碗茶,徐平便与这些随从军士闲聊,问他们是哪里人,家里户口多少,每月军俸够不够养家糊口。
厢军都是从本就招募,尤其这些人不隶正式指挥,都是邕州附近的农家,只有谭虎一人是禁军拣剩的,无家无业,算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