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进行不下去,临时变更行动主帅就会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前方主将承担无数风险。
更不要说有的文臣主帅对军事完全没有概念,好学前代那种儒帅的高人风范,纸上谈兵自以为高明,闭门拟出一道命令来,还要执行将领立下军令状。
下令的时候风范十足,战事不利屁滚尿流。
参谋制度的完善对人类战争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把军事行动从玄学变成了科学。虽然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参谋制度与幕僚有根本性的差别,幕僚只是主帅的补充,是主帅多出来的手和脚,参谋则是主帅大脑的一部分。战前充分收集敌我各方的情报并进行分析,拟出多种行动方案,供主帅选择。主帅决定行动方案后,把方案详细分解成行动计划,并针对各种情况定出预案,不让参战人员在战场上面对突发情况手足无措。
徐平对这一套参谋制度并不了解,但他不相信什么高人风范,而是信奉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做事情前要有计划,做事情的时候要按计划认真执行,事情完成后要认真总结,这几个步骤他在工作中熟之又熟,顺便就搬到了战事指挥中来,他这里便有了参谋部的雏形。
不远处,高大全和张荣带着十几个人蹲在地上围成一个圈子,圈子里地上摆着各种石块,大家讨论得热烈非常。
参谋制定计划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让指挥人员充分参与,这种互动越充分,制定出的作战计划越有可行性。
与新成立的厢军接触过几次之后,徐平就发现自己的想法在这些人中行不通,厢军指挥人员已经习惯了单方向接受命令。
说白了,此时的军事系统就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对此时的军队来说,打胜仗并不是朝廷的第一要求,不威胁到帝王的统治才是最重要的。
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全天下无论官员百姓都知道老弱兵员留在军队中危害巨大,帝王却绝不允许把他们提前淘汰掉,宁可花费巨大代价把这些人养到六十岁,再退到厢军中发半俸养到老死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