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必须去甲、弃杖,向朝廷投降。否则的话,就令弓弩手前移,万箭齐发,把他们箭死在两河之间。
禹藏花麻的帅几里,几个首领依然在争执不休。
前去安远寨中的老者是族中耆老,少年是禹藏花麻的晚辈,本来他们以为,答允向朝廷纳质归附,宋军应该待之以礼才是。这是周围蕃部的常例,禹藏部势力庞大,占的地方也广,又处在宋朝和党项中间,他们从党项倒向宋朝,宋便一下子占据了在兰、会两州的战略优势。这种好事,哪怕现在禹藏花麻面临绝境,宋军也不该反对才是。
万万没有想到,对面宋军的将领态度强硬,根本就不许纳质归附,要求必须弃杖归降才行。降与附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境遇可是有云泥之别。纳质归附,禹藏花麻依然是威震一方的蕃落酋长,可以在西使城做他的山大王,只是主人从党项换成大宋而已。而一旦归降,生死就操之于敌手,别说回去继续做大王,能够保住性命就不错了。
禹藏花麻最得力的几位首领,在两位使者回来之后便就分成两派。一派怂恿禹藏花麻战斗到底,自己这里还有几千人,而且是精锐中的精锐,宋军要吃掉他们,怎么也要崩下一口牙来。到时候打得狠了,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宋军会答应更好的条件也未可知。另一派则让禹藏花麻认清现实,此时自己一方已经面临绝境,三面环水,前面被宋军大队堵住去路,不投降只有死路一条。现在两军尚未开战,宋军没有损失,投降了宋军说不定会以礼相待。到时一旦打起来,宋军杀红了眼,那时想降只怕也没有机会降了。
禹藏花麻不想死,但若让他就这样束手就擒,把性命交到别人手里,他也不甘心,是以一直犹豫不决。
正在双方争论不下的时候,突然外面传来嘹亮的高呼声:“节帅军令,限对面蕃贼一个时辰之内下马、去甲、弃杖,依次前行投降!朝廷军法,两军交兵,弃杖者不杀!如若一个时辰之后还执迷不悟,负隅顽抗,则万弩齐发,一起射死在谷里!”
禹藏花麻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