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险峻,而且这山形成的年代较晚,地震极多,修好的道路不一直维护的话,则很快就毁于各种地质灾难,数十年间就会沦海桑田。是以南段多石的小陇山一带极难通行,唯有多弯多险的关山隘口和穿山而过的渭河可以翻山,相对而言,土质的陇山北段过山的地方就比较多了。天都山是陇山北段的余脉,其间山谷众多,是北段翻越陇山联系东西最便捷的道路,与党项的战事最终集中到这里,便是跟这地形有关。
汇入渭河的泾河与汇入黄河的葫芦川都源起陇山,其干流、支流的河道最近的地方以里记,而且已近陇山北侧边缘,联系起来非常容易。葫芦川谷道如此重要,便就是这个原因。反过来南去的瓦亭川虽然也是起源于陇山,便就没有如此便利。不管是预作谋划,还是因势而变,徐平进攻天都山,最终还是选择了从定西城走祖励川,而后走黄河,绕到了天都山的后面。无他,实在是因为瓦亭川只能联系到镇戎军,而大宋在镇戎军现在的统治并不稳固,周边全是蕃落,又一头撞到了党项出天都山的谷道的口子上。
联系瓦亭川和葫芦川的那个地方,便就是好水川。在有镇戎军的情况下,瓦亭川道路就是鸡肋,不能够多点进攻天都山,还不如集结兵力从泾原路出发。
党项重兵盘距天都山,一来阻绝了陇右和泾原路的联系,二来与韦州的静塞监军司联成一体,像一块铁板一样挡住了宋军北上的道路。战争到了现在这个态势,便就因为如此。
不过对夏守赟来说,不考虑陇右的徐平,背靠人力物力充裕的关中,他优先的选择却不是葫芦川,而是马岭水。马岭水是泾河支流,可以从关中沿泾河一路逆流而上,沿河谷直接逼近韦州。而且马岭水与葫芦川谷道,有许多小路相通,联系起来更加方便。
徐平在右,所以选择天都山为突破口,夏守赟在左,所以把目标对准韦州。这种选择本身没有对与错,只看能不能做到,有没有做充分准备。过韦州之后不走葫芦川,进攻灵州则要过瀚海,因为不占据天都山的葫芦川谷道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