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世富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7章 大变将临(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太太小姐”这些称呼曾在短时间内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但很快就死灰复燃。这个年代,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从生活习惯,到日常称呼,那两百年的影响处处可见。

    跨越千年而来的徐平没有这种认识,欧阳修这一批人可不同,他们有极为强烈的文化自觉。一方面他们在慢慢地接纳徐平的施政举措,并且从历代儒家经典、名臣言论中找根据,把徐平本人纳入儒家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把徐平的所作所为向更深的层次发挥,上升到文化层面,跟汉以后的千年历史作切割。

    所谓三不朽,《富国安民策》可作为徐平的立言,平定西北可为立功,而深深影响后世的立德,就是不他自己的作为了。欧阳修这一批在政见上其实跟他有众多不同的官员,正在为了各种目的,把他推向一个他自己万万想象不到的地位上去。

    徐平为官从政以来,一直不做词臣言官,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做不好。但最后,他却成了词臣言官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杀向了那些拦在他面前的人。

    这是一个政治改革最为频繁的时代,背后实际上表现的是文化的大变革。一大批成长起来的读书人,在晚唐乱世之后,正在追寻一个可比“三代”的理想家园。这是时代的必然,不管是这个时候,还是一千年前,还是一千年后,都是一定会出现的。徐平的前世人们从洋人那里找这个精神上的家园,这个年代,人们从遥远的古代去找。

    这个理想家园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文化与精神上的寄托,所以才有欧阳修“以意逆志,祖追孟子”的思想脱颖而出。

    徐平怎么想不重要,这个年代的人会在意他的言论,朝廷会重视他的意见,但在后世他必然是被欧阳修为代表的一群人塑造出来的。这个塑造出来的徐平,是一个重现了大汉雄风,扫清千年胡风遗毒,完美无缺的人。这个人,实际上跟现在的徐平无关。

    十数年来一直埋头做事,徐平根本没有这样的认识。他不知道,这次的天都山大战影响远远不是他想象的,这场大胜即将带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