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世富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新格局(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人们不那样做,而这样做会如何,历史必然是另一番面目。其实历史可能本来就只有一副面目,只要文明崛起与衰落的大势不变,历史的结果就已经注定。

    目光无法穿越历史的长河,很容易把当时的强势文明当作天定,盲目追随,从而让民族成为历史的背景板。北魏鲜卑崛起,有无数汉人以为那样的文明才是天命所归,争先恐后地取胡名,说胡语,穿胡服,甚至去杀汉人。汉人的人心未散,最终证明了那不过是一场虚幻。宋朝面对契丹,军事上处于劣势,又有大量的人争先恐后去学契丹人的军制,学崛起的党项人的军制,最后让文明走进了死胡同。

    背后是一株古老的银杏树,金黄色的落叶飘下来,落在徐平的肩头。徐平拿起这片叶子,看着这一片金黄,一扬让它在秋色中飞舞。

    历史上蒙古人又崛起了,亚洲大地有数百年的时间,都受他们的影响。广阔的土地上都是蒙古人建立起的国家,又有人以为那就是永恒。几百年后再去看,却发现他们几乎没有留下痕迹。欧洲人借助工业革命又崛起了,又有无数的人以为那就是历史的终点,争先恐后地去拥抱那些人的语言,学习他们的习俗,以为人类就是这样了。

    或许几百年后,后人看那个时代,便如当年那些盲从的国家和民族的人民一样。如同看蒙古人过去的地方,绿教过去的地方,基教过去的地方,只剩下一片文明的废墟。

    文明是人与人的认同感,由这种认同感而生发出来文化。不同的文明,认同感是不一样的,由此而带来不同的文化。人类还没有进入大同,认为只要是人,就应该有同样的文化是一种幻觉。文化既本于人与生俱来的生物本性,也受具有认同感的人群所影响,生物性和社会性同时存在。探寻人的生物性,比如心理最底层的对异性的欲望,对危险的自然反应,追寻某种快乐的本性,由此建立正当性,是文化的一部分。人对群体的认同感,从而对生物本性的克制,同样是文化的一部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文化的全部。只强调一方面的天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