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存在的必要的了。
对折继闵所率的麟府路兵马进行拣选,拣中之人再加上补入其他禁军和陇右先前各军的将校,整编为平塞军,以王凯为都指挥使,折继闵为副。折继闵虽然从管勾一路军马变成了副都指挥使,却从此成为朝廷正官,以现在各军正副长官的地位,他是高升了。
张昇从曹克明的横塞军副都指挥使改刘兼济的清朔军副都指挥使,其职由原都护府主管公事梁蒨接任。田况和种世衡一起自成一军,其张亢所部宁朔军副指挥使一职,由原秦凤路蕃落使刘涣接任。以后各军中高级将领将形成任期,到期调离,仿地方官例。
军中制度健全了之后,也就无所谓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问题,那本就是制度缺失的表现。任期制的流官有其优越性,远比以各种手段控制将领本人更加有效,也更容易接受。
各部经过半年的整编之后,由王凯和折继闵的平塞军代替刘兼济和张昇的清朔军。清朔军调往兰州,监视河湟的唃厮啰,并配合河西数郡的军事行动。
党项原来在河西地区的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和黑水监军司,统一设为甘肃路,秦凤路的韩琦调任为甘肃路经略使。种世衡和刘平的静戎军、田况和石元孙的清卫军调往甘肃路,配合经略司的军事行动。甘肃路是名义上的国内地区,作战以设的都巡检司为主,两军只是进行配合,故并没有主帅,韩琦也不是用兵的帅臣。
此时的甘肃路,有的地方依然是党项的残余势力,有的地方旧势力把党项人赶跑,重新控制了地方,非常混乱。党项被灭之后,寄居唃厮啰之下的厮铎督带了一两万蕃落返回凉州,驻仁多泉城,欲重新夺回凉州。如果不是慑于宋军这几年的兵威,唃厮啰也有意北上占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周边各势力对于一片空白的河西地区,无不虎视眈眈,最西边的沙州已经与回鹘发生了战事。
与契丹的战事结束,宋军的战略方向转向了西域,首先就是要平定河西数郡。在秦凤路待了一年多,韩琦是到那里去的
-->>(第3/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