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中,却有一些深意透漏出来,让在场不少人都神色一动。
“看来麦佳是静极思动,今年要有大作为了。”夏天笑着说道。
去年一年,麦佳别说亲自出演电影了,就连投资的电影都非常的少。不过看来今年他是要奋起了!
夏天看到他这么斗志昂扬的样子,也不禁笑着点了点头。
凭良心说,麦佳其实是个很不错的电影人,既有才华也有野心。像《最佳拍档》系列就开创了香港大片的历史,而《追女仔》、《难兄难弟》等电影,也开创了都市泡妞片潮流……
夏天一直希望香港电影能够兴旺发达,现在见麦佳斗志重燃,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好的电影被创作出来呢,自然乐观其成。
……
评审团大奖颁完之后,金像奖正式宣告结束。并没有像奥斯卡金像奖一样,颁完奖之后还有酒会,还会让电影人人饱餐一顿。
金像奖从创立之初,就是由《电影双周刊》举办。它只是一份销量不足两万份的电影杂志,本身也不挣什么钱。
筹办金像奖,光是场地费就已经很勉强,甚至一度传出有停办的危机。能坚持办下来就已经不错,就不要说后面的酒会了。
不过本届金像奖虽然略显寒酸,但是意义却非同小可。首先就是最佳电影奖由《英雄本色》夺得,算是打破了金像奖一直以来的惯例。
金像奖的惯例是对香港新|浪潮电影的追捧,前几届最佳电影都是文艺片,方育平的《父子情》、许安华的《投奔怒海》、方育平的《半边人》、严浩的《似水流年》。这四位香港新|浪潮的代表导演也分别凭这四部电影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但是第五届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都由吴语森和《英雄本色》夺得,意味着香港金像奖终于意识到了商业片的重要性,由最初的抢班夺权,替新|浪潮电影正名,而逐渐转向培植一个崭新的市场,培育更优秀的香港电影,直接催生了香港电影第二个高峰期的诞生。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