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之娱乐香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89【财产统计出炉】(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把他当成了私人银行顾问。

    “只是该如何把关,我还不清楚。”梁博滔又道。

    他不是专业的电影人,平时也基本不看电影,不知道哪些电影会大卖,也不知道哪些电影会赔钱,因此虽然提出理论来,但却没有具体实施的办法。

    “这样吧,博滔,你让投资部分析一下最近几年来香港电影的各项数据,比如票房、明星、成本、题材、拍摄时长、发行日期等等,构建一个模型出来,用来预测电影的成功几率。”夏天建议道。

    “夏先生,您真是天才!”梁博滔一听,惊讶万分的看着夏天道。

    在他看来,茫然无解的事,被夏天一点拨就迎刃而解,简直太让他震撼了。

    他自己也算是人才了,不过和夏天一比,还是差得太远啊。

    夏天笑了笑。他教给梁博滔的方法,在前世并不稀奇,就是大家常听的“大数据”。

    用大数据来预测电影票房,前世在好莱坞已经非常流行。大名鼎鼎的相对论传媒,就是利用大数据来拍电影。它的创始人瑞恩·卡瓦诺有句名言,“(投资电影),即使我同意拍了,模型不同意也不行。”

    知名在线影视租赁平flix,投资制作自己的影视剧,也是通过大数据分析,知道观众最喜欢什么元素,所以就在影视剧中加入什么元素。那部相当火爆的美剧《纸牌屋》,就是它根据大数据拍的。

    用大数据拍电影,好处就是能够规避一些风险,提高电影票房的成功率。缺点是,电影是创意产品,充满偶然性,不是靠大数据就能完全分析明白的。而过度依赖大数据分析,和只向钱看的目的性,也会影响电影的创新和生产。

    比如夏天当初投资《僵尸先生》时,没有一个人看好这部电影。因为当初邵氏跟英国咸马公司拍《七金尸》,票房大败,赔到家了,因此令香港电影人十年不敢动这一题材。

    如果按大数据分析,这一作品铁定是赔定了。不过结果却是《僵尸先生》大卖,僵尸片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