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官府也是趁机揽财,很自然,这一看似救人政令,最后还是转嫁到一般平民头上,本来是百金大户,现在被官府一句话,一律变成了按人头捐,,五月之际,青黄不接,除了真正的大户,又几个家里有多的存粮,平民在这时候,都是选择挖草根树皮配着米糠勉强糊口,只盼着能够熬到七月渡过难关,谁知道捐粮令下,十家有十家破产,原本是为了遏制流民,谁知道流民数量不减反增
对于这一切,中比亚朝堂方面也是睁一只闭一只眼,只装出看不见,在大朝会上,宰相雨丰隆依然是满口“圣君治世,一切困难都必然会迎刃而解”朝堂大臣们对于流民提都不提,似乎外面一片平静,人人安居乐业,
内部阁一个雨丰隆的侄儿,刚刚被提拔为内务次官。正是血气方刚,想要有有所作为,一脸傲然的站出来,嘴里刚刚提到一句流民两字的,就被朝堂大臣们直接用眼瞪回去,皇帝也是有些不耐烦的摆了一下手,嘴里只说“如果没事,就散了”
这名次官目瞪口呆的前不得,后退也没法
当夜就被宰相雨丰隆叫过去,狠狠的批了一顿,怎么这样不开眼,真以为满朝堂就你一个明白人?当初千万流民南归是什么情况,朝堂方面就已经有了定论,救不了,也没法救,财力根基的临杭已经是半废墟状态,今年是不可能收上钱来,六城港,西南龙家离开前下令收割了一次,目前能够上缴的财税,连十万都不到,杯水车薪都算不上,其他南方行省,为了迎接皇帝南归,在四月就收了一次,勉强算是为皇帝撑了一次门面,现在整个中比亚朝堂的国库都是空荡荡的,不要说拯救这千万流民,怕是连各地官府所承报的运转资金都拨付不下去,既然朝堂方面解决不了资金,地区官府自己想办法也就没什么可说的
不就是流民吗,多大的事情,历朝历代,那一朝没有流民
只要让他们不滞留在一地闹事就行,事实上没有粮食,他们也滞留不下来啊,你以为朝堂颁布捐粮令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如此的,将沿途各地的粮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