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随身带个侏罗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三十八章 涨价 变化 语言(第3/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地方多了,县里到处大街小巷都开始热闹起来,估计比几年前的市区都热闹繁华。

    老陈说的一点没错,以前一百多块钱一份牛排就是顶级的价格,现在一百多块钱的话,这价格真对不起那些开着车来就餐的人的身价。

    物价上涨更是有目共睹的,以前万元户走街上都牛气哄哄的,现在万元户……大街上扔块砖都能砸翻好几个,真不稀奇了。

    那时候三岔河乡的鸡蛋还是按个卖的,家里养的鸡蛋不值钱,一块钱五六个,有时候还得算六个半——这还是后来的价格,再往前个一年两年,那是一块钱八九个。

    现在变了,乡里的鸡蛋反而贵了,别看个头小,就是卖的比养鸡场出来的‘洋鸡蛋’还贵。

    嗯,好像都没有‘洋鸡蛋’这个词了,逐渐的现在洋鸡蛋才是鸡蛋的主流,家里养的那叫‘柴鸡蛋’,柴鸡蛋才是好东西。

    以前三岔河乡的蔬菜到处托人找门路往外卖,周大脸还能捞个大棚办公室的顾问。现在他这个顾问闲的没事干了,三岔河乡的绿色蔬菜在周围几个城市有了名气,连隔壁江城的省份里好几个城市都有大车来定时拉货。

    以前挂个传呼机都牛哄哄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燕老板的手机越来越小,带手机的也越来越多了。一开始上万块的大砖头大哥大现在已经被市场淘汰,现在三两千块钱都能买个不错的手机。更低的一千多块钱的手机也不是没有,关键是个头还都笑,有的比小姑娘的手掌都小。

    简直是太神奇了!

    说实话这五六年的变化,大多数人有时候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昨天还在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觉得那就是小康生活,现在差不多点的人都能随身带个手机了。这种变化几年前的人们想都不敢想啊!

    就是五六年的变化而已,从一个村只有两三台黑白电视机,到家家户户都有彩电。从一个村不过三几台手扶拖拉机,到现在一个村有几辆小汽车,变化就是这么大。

    其实燕飞

-->>(第3/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