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至高密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5章 上穷碧落下黄泉(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次视觉画面,当这个画面进入人体大脑之后,首先就要被加工一次,然后才能归类存储。

    这个加工是怎么进行的呢?

    首先一副画面进入大脑,大脑开始辨认这幅画面,比对双眼视觉的差异,将画面中的平面图像,转变成三维图形,在大脑中形成空间位置的立体认知,同时画面中的不同色块、线条开始被归入这个立体图形中,哪些属于一个物体,哪些属于另外一个物体,哪些是地面,哪些是房屋,哪些是人体,这都需要大脑一步步加工出来。

    迷彩服,空间视错觉,就是利用大脑的这个特性,来迷惑大脑,形成错误认知和归类。

    还有那种专门欺骗大脑的迷乱画,很多人看过以后都会看出完全不同的图案,这就是不同人的大脑,它们在进行视觉的抽象、归类、概括的过程中,加工结果不同造成的。

    正因为人体大脑的记忆形成是一个视觉信号再加工过程,所以它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在经过语言暗示之后,一个人往往会把自己的记忆修改得面目全非。

    而误报的三个人就是属于这类的,他们实际上并没有见过嫌疑人,但是警察把肖像画拿到他们面前,他们认真看这幅画,不知不觉就在大脑中加工出一个虚假的记忆,认为自己在某个时候见过这个人。

    误报的被剔除,剩下两个真正见过的人提供的有价值信息很悠闲,他们只能记得大概的模糊时间段,并且还只是知道此人从哪个方向走向哪个方向,就没有其他有价值信息了。

    接下来有探员建议,既然有了一份打印纸,那么就分两种,一种是这个打印纸是嫌疑人在自己家或者自己的工作场所打印的,一种是他在路上打印的,既然已经锁定了快递邮寄地点,那么为什么不搜索一下周围的打字复印店?

    这是一个思路,以快递点为圆心的方圆五公里的打印店都被纳入搜索范围,当地警员一个个访问过去,结果还是一无所获,没有发现任何嫌疑人出现的踪迹。

    至此,案件再次陷入僵局当中!

    ps:今天更新给力吧?同志们也给力一下,狠狠的支持我一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