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朝当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二章 宁水生从军记(第3/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改变了。

    不少老百姓惊讶地发现,这些江宁军跟他们以往见过的官兵截然不同。

    这支军队非但不会抢东西,他们买东西的时候竟然会照价付钱,这可是太稀奇了,要知道那些蛮不讲理的大头兵什么时候这么有礼貌啦,这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

    这还不算,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百姓们惊讶地发现,这是江宁军太他娘的有钱啦,买东西付钱也就罢啦,他们还不讲价,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后来有消息灵通的人才道出了缘由,感情这些大头兵最低的人每个月都有一两银子的军饷,若是战时军饷还会翻倍。

    这当兵的也太有钱了吧?

    有当过兵的人偷偷在心里算了一下,大明的卫所兵是没有军饷可领的。能领军饷队伍都是那些募兵,可即便是募兵每个月也只有一两二银子的饷银。

    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少,甚至比江宁军的军饷还要高。

    但是别忘了,这只是表面上的数字,实际上领到手的只有一半,甚至还时不时的拖欠上几个月。

    而江宁军则不然,他们领的是实饷,这也就罢了,而且他们还发粮食,这才是最令人震惊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粮食所代表的意义谁都明白,也就是说只要进了江宁军,至少一家五口的日子就不用发愁了。

    这么优厚的待遇看的不少人眼珠子都红了。发装备,发军服,军饷还这么高,上门女婿都没这么好待遇啊。

    有些心思活络的人曾经悄悄地打听过,江宁军还招不招人?

    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令人沮丧的,江宁军不招人,至少暂时不招。

    不过就在前些日子,情况有了变化,福建水师要重建了,还是那位很有钱的江宁伯下令重建,不仅如此募兵的告示上还写着,熟悉水性的渔民优先。

    好吧,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告示上说了,福建水师的军饷跟那些江宁军是一样的,甚至还要略高一些,这个消息就太惊人了,一时间不仅是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就连莆田、漳州、泉州等地的渔民都蜂拥着朝厦门涌来。

    原本杨峰给卢光彪只有八千名额,按理说八千人的名额已经不少了,但后来卢光彪竟然惊讶的发现,八千的名额只用了不到七天就招募了一半,由于来应征的人太多,以至于募兵处的人已经可以用挑剔的目光来审核了,这也让不少人大呼惊奇,要知道以往募兵的时候他们这些人谁不是求爷爷告奶奶连哄带骗的求人当兵的,现在倒好,情况却是反了过来,银子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