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朝当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二章 宁水生从军记(第5/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没了法子,安家的银子已经到手,人也在官府那里按了手印,总不能反悔吧。

    就这样宁水生便成了一名光荣的福建水师的一员。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咱们还是将目光重新聚焦到厦门城里来。

    自从杨峰带着江宁军来到厦门后,原先略微冷清的厦门变得热闹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厦门的百姓对于江宁军的到来还是显得有些恐惧的。

    民间有句老话,兵过如梳。意思就是军队经过的地方,就像被人用梳子梳过一般一干二净。

    本地的军队还好些,好歹都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不好意思做得太过火。

    但是客军就不一样了,那些外地来的大头兵可不会有那么多顾忌,一旦犯起混来,最狠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所以本地的百姓,刚开始在看到江宁军到时候,不少人想法就是有多远跑多远。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想法慢慢的改变了。

    不少老百姓惊讶地发现,这些江宁军跟他们以往见过的官兵截然不同。

    这支军队非但不会抢东西,他们买东西的时候竟然会照价付钱,这可是太稀奇了,要知道那些蛮不讲理的大头兵什么时候这么有礼貌啦,这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

    这还不算,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百姓们惊讶地发现,这是江宁军太他娘的有钱啦,买东西付钱也就罢啦,他们还不讲价,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后来有消息灵通的人才道出了缘由,感情这些大头兵最低的人每个月都有一两银子的军饷,若是战时军饷还会翻倍。

    这当兵的也太有钱了吧?

    有当过兵的人偷偷在心里算了一下,大明的卫所兵是没有军饷可领的。能领军饷队伍都是那些募兵,可即便是募兵每个月也只有一两二银子的饷银。

    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少,甚至比江宁军的军饷还要高。

    但是别忘了,这只是表面上的数字,

-->>(第5/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