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明朝当国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八十二章 什么样的答卷(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意识到这里头根本就没他们什么事。”

    魏忠贤也苦笑道:“他们不是不知道,而是故意忘了而已。对于那些人来说,只要能把江宁侯拉下马,哪怕让他们指鹿为马也是可以的。”

    “哈哈……这就是朕的臣子,这就是大明的臣子,好……好好……”

    朱由校的笑声虽然很大,但魏忠贤却听出了一丝掩饰不住的怒意。

    魏忠贤很清楚朱由校的心情,朱由校是个有雄心的君主,但如今的大明积弊已深。虽然名义上朱由校是这个国家的皇帝,但事实上,一百多年以来士绅和读书人集团已经牢牢的把控着这个国家的权利,从明朝中期开始,好几任皇帝都想把这个权利收回来,但全都以失败而告终。

    而斗争得最激烈的时候也是发生晚明三大疑案的时候,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这三大案疑点实在是太多,尤其是万历四十三年五月初四(1615年5月30日)发生的梃击案最是荒唐,一个名叫张差的疯汉竟然闯入了太子宫,持棍乱打太子朱常洛,这件事发生后可谓是震动朝野。

    这件事的性质是什么呢,用二十一世纪的话来说就是有一个精神有问题的精神病人,拿着一根大木棒冲入了中南海殴打了华夏的国家领导人一样荒唐。

    怎么样?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就象一个玄幻故事?可它就是发生了,而且这件事发生后除了那个疯汉之死告终之外竟然不了了之,这才是最令后世的人感到困惑不解的地方。

    其实任何事情都一样,通过事情看本质,再结合当时的背景就可能看出来。这个时候正是君权和臣权争夺最激烈的时候,万历皇帝想要册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但那些大臣们却死活不同意,双方围绕着这个问题争执多年,眼瞅着万历皇帝一意孤行一定要册立朱常洵,但梃击案发生之后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朱常洵的母亲

    郑贵妃,最后迫使得万历皇帝不得不做出了退步。

    但是稍微有脑子的人就知道,郑贵妃就算是再脑残也不会指使一个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