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圈,也证明了这点,对于他这个外人而言,也竟是友善的。
时间到了晌午,各家各户开始煮饭,潘凤也没个去处,坐在村口捂着咕咕直响的肚子,望着一家家生火煮饭,舔了舔嘴唇。
此时,一个方向传来喊声:“里魁,就是这人在村里转了一个上午,不知想要干什么!”
侧对着的潘凤,视线微移,看到正是之前他询问过的村民带着一个拄着拐杖的老人朝这边看过来,他倒也没有歹心,站起膀大腰圆的身子就上前拱手:“我是幽州来的,在辽东迷路了,才路过贵地。”
“原来如此。”那老人点点头,让带路的村民回去,随后打量了下潘凤,慢吞吞的转身:“这位壮士想必也饿了,随我回家吃些饭食充饥吧。”
潘凤大脸笑开:“有吃的啊!”说着,拖着斧子连忙跑到老人前面蹲下:“来,老丈,你指路我被你回去,咱们走快些。”
一路上,潘凤也知道老人家中就一个老婆子,儿子带着媳妇去襄平讨活去了,家里空屋也多,晚上没地方去的话也可让他坐下来。不久后,天色降下来,桌上摆上饭食,大多都是粗茶淡饭,潘凤小声问:“老丈,可放开吃么?”
这话将两位老人逗乐起来,饭间,老人谈性很浓,潘凤大口大口的夹菜扒着陶碗,偶尔抬起头来:“这村子里的两位大儒到底是什么来头,不会是欺负村民跑来混饭吃的吧。”
“两位大儒可不是那些外面的骗子,这里其实是他们先来的,管、邴二位大儒身体力行,都是自己开荒种地,从不向人伸手,时常会在村中那颗大树下讲授《诗经》《礼经》诸课,教我们这些人礼让、德行、仪表等等,那可是大好人啊。”
老人放下筷子,望着潘凤:“村子刚建的时候,井小人多,经常为这事发生口角,甚至斗殴,后来管先生托人买了一批陶罐,每日很早就将这些罐子装满水放在井边,让村民取用,这事传开,大家脸皮都臊的慌,这村里就再没出现过口角。”
那边,潘凤擦了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