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点难堪。
但其实,同样也不奇怪。
这1、2级的标准,定得实在太高,大略来说,1级,是千年级的,2级,是百年级的。
1级就不说了,哪怕2级的,随便来一个,不说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从实际意义来讲,那也至少是诺奖级别的发明和发现。
秦花明老爷子发现自己没有这个级别的论文,只是郁闷,却确实并不奇怪。
这个级别的发明和发现,不止需要水平,更需要运气。而很显然,他的这一辈子,没有过这般的大运气。
再细细斟酌。
3级的,会有几个?
4四级的,会有一些?
秦老爷子并不很确定,因为显然,3、4级的标准,也低不了,但确实也并不高。只要是原创性或首倡性的,有确实实际意义或理论意义的发明和发现。
秦老爷子点点头又摇摇头。
这确实是一个既不高又相当高的标准。
说不高,是这个要求客观来说,真的不高,说相当高,是从现实来说,有太多太多的“再发明”和“再发现”,真正具有原创性或首倡性意义的……
《论中医的发展史》,秦老爷子看着手上书里的这个题目发呆。
这是他四十来岁时候的一篇论文,可以说是论文,也可以说是一本著作,因为篇幅很长,足有四十八万字,从古代篇到现代篇,从古代名医到现代发现。
可以说,既是中医古代史,也是中医现代史。
资料翔实,观点得当,堪称为一本教科书级别的参考书。
这篇论文,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也让他一下子从省内知名上升到国内著名,可以说,上升了不止一个台阶。
但是……
这是中医史,不是中药史,虽然其中有涉及药的篇幅,而且还不少。
这是概论,这是梳理,而不是原创性的发明和发现,哪怕最低级别的发明和发现,也不符合!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