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无拘,意无束。
真是何其快哉!
徐亦山快乐得都想哼起调来。
那些属于天阶的,徐亦山就只能是听着然后记在心中了。
转瞬,二十首道诗过去,话本进入新的内容。
徐亦山既万分满足,又小有遗憾。
二十首哪里够,纵二百首、二千首、二万首也是远远不够!
但能听得这二十首,得知这“道诗”拟写的修炼方式,已经是天大的运道了!
真的是天大!
“万千年来,诸法皆废,此规不废。”
故事继续向下,当听到这句话时,徐亦山心中又是一震。
这次,不是惊于新,而是……
很熟悉的感觉。
徐亦山想起了师尊说过的那句话。
“天道曰常,常中有变,变也是常。”
这两句话中,透露着一样的意蕴,但那意蕴,对徐亦山来说还有点像是天上的浮云,不太把握得住。
云不总是在天上。
也可以是在地上。
东山,那些较高的山脉,有时,云便是生成于山顶之上,以至山腰山脚。
其时,漫步其中,云就在身边,伸手可握。
但握住的,只是空。
“东岭千峰万峰簇,白云缭绕甚可观。漫行其中试握之,方知观易取却难。”
这就是那……道诗吧?
他的第一首道诗。
徐亦山心中微笑。
这首道诗中所述,是一种“见之却得不到”,那恰是当下,天阶之于他。
但此时此刻,徐亦山心中却并无惆怅,而是涌起一股极大的豪情,也正是在这豪情之下,他的第二首道诗,继第一首之后,紧接着,就如清晨那升起的朝阳一般,喷薄而出:
“东岭千峰万峰簇,白云缭绕甚可观。他日当提三千尺,携于师处作栏杆。”
第一首,是地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