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知全能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3章 这就是华夏(第2/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性真的本善么?

    未必。

    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这些,在我们的文化中都有。

    但三字经定性为善。

    这不是真理,而是选择。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子路进城,早上看守城门的人问:“喂,你是从哪来的?”子路道:“从孔子那里来的。”守城的道:“就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吗?”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同样是选择。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便是孟母教出的儿子所说出的一句话。

    这不是真理,它甚至有违人性。

    但它同样是选择。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有很深厚的背景和名望,司马昭其实很看重他,也非常需要他这杆大旗,来收拢世族之心。嵇康只要轻轻点下头,下一步,立马就是封候拜相,衣冠朱紫。

    但他就是不肯点这个头。

    后来,他的头就被司马昭砍了。

    砍就砍呗。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嵇康没有陈元帅这样的壮怀激烈,但他们骨子里,却都是一样的慷慨,一样的倔强,一样的高亢。只不过后者用壮怀激烈来表达,前者则只是用沉默来表达。

    嵇康知道他不点那个头,不说某些话,不做某些事,就是在走向深渊。

    他知道得再清楚不过。

    但是,自始至终,他就是沉默着。

    有时,沉默同样是一种最高亢也最悲壮的回答。

    李斯临刑,痛悔莫及地儿子道:“现在还想牵着黄犬和你一起去东门外打猎,岂可得乎?”

    嵇康临刑,则只是淡淡地接近于沉默地说了那么一句:“广陵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