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蓄势待发(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的势力是极大的,而山东地区的话,虽然商业也在发展,但是山东士族都是乡绅阶级,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这也是韩艺预计中的事,他专门派了人去游说那些士绅、地主,同时发了大量的大唐日报去当地,为新政宣传。

    不过政治、兵力在关中,财富在江南,这两地答应了,那事情就好办多了。

    山东虽然影响力比较大,但问题是王玄道、崔戢刃、卢师卦、郑善行他们支持新政,并且参与了修订,这四个人可是代表着山东四大家族在朝中的中坚力量,自唐朝建国以来,山东士族从来没有说四大家族都跻身于宰相班子中,这真是太完美了,山东士族权衡利弊,一点点税收,换来无上权力,这是非常划算的。

    与此同时,韩艺又在大唐日报上面,大规模的普及教育,并且表示要将教师纳入体制内,等于就是国家发工资,但是一定要考取教师资格证。教师这东西,在古代那真是稀有动物,就如今的识字率,认字的都没有几个。但是如今朝廷刚刚裁掉一大批官员,同时,朝廷又要全面普及教育,也就是说这些官员都可以回家就业。

    这也缓和了精简官员所造成的矛盾。

    因为各行各业都缺人才,几千名官员,只要他们自己愿意,很快就能够被这个蓄势待发的社会给吸收掉。

    韩艺将老师归于体制内,首先,是为了将普及教育的推广开来,并且使之稳定,这个只有朝廷主导才能稳定,商人只能捐款,不能参与教育建设,商人始终是唯利是图的,一旦生意不会,他就会选择关门,这个还得朝廷来主导。其次,就是吸收这些年轻的书生。

    几波宣传下来,基本上这新政的障碍就快要清除掉了,就等着新政的颁布了。

    皇宫内。

    “陛下,已经全部装好了!。”

    张德胜一脸谄媚的朝着李治说道。

    李治仔细打量着面前那檀木做得“龙椅”,惊奇道:“这---这便是朝中大臣最近都在谈论的神奇马桶?”

    神奇马桶?韩艺差点没有笑出声来,点点头道:“这是陶土亲自为陛下设计的,独一无二。”

    时隔多年,马桶终于是火了!

    长安的王公贵族是争先恐后的跑去陶土的作坊求购,陶土虽然有不少存货,但还是供应不求啊!

    一旦出现供应不求,商品势必会更火,这都传到李治耳朵里面了。

    李治道:“那这如何用?”

    韩艺道:“拉一下这绳子便可。”

    “朕试试,朕试试。”

    李治急忙上前,握住那根绳子,还不太确定的看了眼韩艺。

    韩艺点点头。

    李治用力往下一拉,只听得哗啦一声响,还将李治吓得一跳,定眼一瞧,很是惊奇道:“这---这水是从哪里来的?”

    张德胜忙道:“回陛下的话,这上面有一个水缸,那水是通过这管道下来的。”

    李治道:“为什么拉一下这绳子,就会有水冲出来呢?”

    韩艺笑道:“这涉及到贤者六学的知识,陛下想听么?”

    李治犹豫了片刻,道:“这就免了吧。对了,听闻这马桶也是你发明的?”

    韩艺笑着点点头。

    李治呵呵道:“汉有萧何、张良,今有房玄龄、杜如晦,却从不曾有过一个韩艺啊!”

    韩艺笑道:“陛下过奖了。这以前是不可能有的,但是以后会有很多韩艺的。”

    李治好奇道:“你这话从何说起?”

    韩艺道:“臣之才,是以我大唐开放、自由的文明文化为基础的,若非陛下破格提拔,臣哪里会有今时今日,而且如今的百姓对于一个宰相发明马桶,也不曾感到半点稀奇,可见我大唐之开放,历朝历代都不及也,故此以前不可能有,但是以后,只会越来越多。”

    李治呵呵道:“你还真会说话,要是这样,那朕的大唐只会越来越强大。”

    这是一定的。韩艺暗道一句,问道:“难道陛下原本不这么认为么?”

    “朕---!”

    李治瞪了韩艺一眼。

    韩艺讪讪一笑。

    李治又道:“不知那些秽物又将会被冲去哪里?”

    张德胜抢答道:“回禀陛下,这后面有一个粪池,会冲到那里去的。”

    韩艺补充道:“这样做便与管理,不会让长安变得臭烘烘的,只需要定时清理,那便可以了,而且也便与管理,使得城内的百姓过得更加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