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好坏同行(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口流动非常大,哪怕是半夜,兀自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但是犯罪的情况比往年要少了许多,非常安定。”

    张文灌点点头,道:“如今人人都为生活而奔波,哪里有空想其它事。不过解除坊市的限制,的确方便许多呀,记得前两日,我在家写文章,正写得非常投入时,突然发现没有纸了,当时已经入夜,这心中好生惆怅,原以为非得等明日再写,后来我那随从告诉,坊外就有一家纸店,结果不到一会儿功夫,他就将纸给买来了。”

    郝处俊叹道:“想不到一番改动,我们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

    他说得不错,虽然城内建设还未完工,但是百姓的生活已经随之发生改变,光店面就增加了一百多家,但那都是一些很小店面,跟生活息息相关,这是朝廷特意安排的,沿街开市,是必须要要在朝廷的规划之内,两市并未因此而衰落,反而变得更加繁荣,因为很多大型商品,贵重商品,还只能去两市购买,并且大酒楼也全部在两市,两市还是长安的娱乐、商业中心。

    消费也是与日俱增,因为方便肯定就会刺激消费,消费增加,店面就跟着会增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吃过之后,张文灌、郝处俊各自拿出一些代金券,付了这酒钱,因为唐朝饭桌上的主流文化,本也是分餐制,除非是有人请客,否则的话,大家出门吃饭还都是aa制,尤其是文人,这君子之交淡如水。

    刚出得门外,忽见百姓街道上的百姓,突然变得行路匆匆,而且都是奔向西市。

    与此同时,这酒肆里面的客人,也都快步从里面走了出来,直奔西市而去。

    “小哥,你们是去干什么?”

    张文灌满心好奇,于是叫住一个刚从店里面出来的年轻人问道。

    那年轻人忙道:“我是去西市看钟塔。”

    “钟塔?”

    郝处俊突然道:“我想起来,好像是一个工匠发明了一种可以更准确计时的工具,叫做叫做邱陌钟。”

    “我也听闻此事。”

    张文灌道:“那咱们也过去看看吧。”

    “请。”

    等到二人来到西市时,都不用问那钟塔在那里,一眼望去就能够发现,只见密密麻麻的人站在一座塔前,仰着头往上望去。

    但见那塔约莫有十丈之高,在西市那真是一览众山小,而塔顶上有着一个巨大的白色圆盘,上面有着一根黑色的指针,黑白相间,令人看得非常清楚。

    张文灌惊讶道:“这里何时建起一座这么高的塔来。”

    郝处俊摇摇头道:“我也不是很清楚啊!”

    他们身边一个酒保打扮的年轻人笑道:“二位有所不知呀,这个塔不到三月就修建好了,别说你们,咱们天天待在西市,也感觉非常诧异。”

    “这么快?”

    “嗨!这年头有钱什么都快啊!据说这塔可是工部尚书亲自设计的,又是凤飞楼的建筑团队建造的,这能不快么。”

    “原来如此。”

    张文灌点点头。

    他们还是传统文人,对于发明创造不是那么感兴趣,他虽然听说过这事,但也没心情去了解。

    说话间,忽闻一阵钟声响起。

    咚!咚!咚!

    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来,每个人都显得非常激动。

    就连他们身边的酒保都高声欢呼起来。

    张文灌又是一脸困惑道:“这是怎么回事?”

    那酒保略显诧异道:“二位连这都不知道?”

    张文灌摇摇头。

    那酒保指着上面大圆盘道:“二位客官请看那钟,方才钟声响起时,指针是指着正上方,这就表示正午到了,这钟塔会在卯时、正午、酉时发出钟声,而且,这不是人在上面敲,是用机关带动的,可是厉害了。”

    他说得是眉飞色舞,如今很多新奇的东西冒了出来,他们这些市面对此都是非常感兴趣。

    张文灌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而在钟塔对面酒楼里面,只见一小群身着绸缎服饰的富商正站在阳台上相互拱手道贺。

    “老贾,邱陌,恭喜,恭喜。”

    “多谢,多谢。”

    “老贾,邱陌,咱们在新市场也弄一座这钟塔如何?这钱大家一块出就是了。”

    “这主意好啊!最好是能够建在作坊也能看到的地方。”

    “好说,好说。”

    贾富贵拱手笑道,满面的春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