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千零七章 亮起来了(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助,因此韩艺从五十万贯里面,拨出了整整十万贯,专门用于西北各地官府的建设,而且全部是用于比较贫困的州县,北庭、大都护府没有分到一文钱,因为他们是交通要道,富人都集中在那边,他们并不缺钱。

    对于这个投资方案,西北商人都是非常的满意,因为投资当地工程,以及放入金行贷款,都是在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的,给当地百姓带去财富的,他们当然满意,就没有人提出一点点异议来,因为他们也认为,韩艺肯定会维护他们的利益,不会害他们的。

    西北商人是满意而归啊!

    而那边陈硕真几乎是与西北商人同时离开长安的,她还带走了价值十万贯的货物,虽然韩艺没有明说,但是从他态度和动作来看,他是希望这一场战争能够早点到来。

    十万贯的货物,对于契丹族而言,就是一笔不可想象的财富。

    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拿不出这么多货物来做对等的交换,那么就需要用劳力来换取这些商品,势必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契丹商人必须要加大生产,那么就要招更多的劳力来生产马具和皮革,那么就会更多的人凝聚在他们身边,他们的实力就会越来越强,并且越来越富裕,基于由奢入俭难的人性而言,他们就会更加坚定的走下去,并且要推翻旧制度。

    韩艺就是要加快这个过程

    冬去春来。

    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上,但是在长达很多很多年,这阳光始终未能照入屋内,未能让人们早上因为阳光的照入,而慵懒的睁开眼来。

    错过这美妙的一刻,那是多么大的遗憾。

    但是今日,春日那温暖的阳光终于照入了两仪殿。

    “亮了!亮了!朕的两仪殿亮起来了!”

    李治站在一扇窗户前,只觉自己模糊的双眼,突然变得明亮起来,他嘴里不自觉的高喊起来。他望着窗外的景色,不禁抬起手往外面伸出,伸到一半时,手指传来的那一片凉意,让他立刻缩回手来,然后又缓缓伸出去,突然转头向韩艺问道:“这——这。”

    “玻璃。”

    “对。玻璃。这玻璃可以摸吗?”

    “当然可以。”韩艺点头道。

    李治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才将手伸出去,轻轻抚摸着那透明宛如空气一般的玻璃,激动道:“这真是太神奇了!太神奇了!”

    一旁的张文灌等大臣,也是看着激动不已。

    “这真是我生平见过最为神奇的东西。”

    “这这究竟是用什么做的?”

    李治根本没有听大臣在说什么,又向韩艺问道:“这是何人发明的?”

    韩艺道:“回禀陛下,这是西市瓷器商人周费和陶家作坊共同研发出来的。因为在琉璃方面的技术,几百年来,我们一直都比不上西域那边,这让我们的商人,感到非常窝囊,因此近几年来,他们决定奋起直追,终于研发出来这种更加神奇的玻璃。而臣知道之后,认为这玻璃可能对于陛下的身体可能有着莫大的帮助,于是立刻花钱从他们那里购买了第一批玻璃,但是因为数量极其非常有限的,暂时还只能用于陛下的寝宫与两仪殿,这已经是他们所有的玻璃。”

    “好好好!爱卿真是有心了!”

    李治听得极其感动,又道:“那些商人也是值得嘉奖的,他们这种精神,才是我大唐百姓该有的精神,在任何方面,我们大唐都应该要力争第一,也理应是第一。”

    韩艺道:“陛下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大唐是当今世上最为强大的帝国,不管是任何方面,我们的文明是最高的,我们的百姓是最聪明的,在任何方面,我们都不应该落后于人。”

    李治听得哈哈一笑,他虽然眼睛时好时坏的,但是他却亲眼见证了一个超级帝国的诞生,并且就是在他手中诞生的,他现在有些底气,说自己超过了李世民,他走了一条不是李世民给他安排的路,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激动道:“这也正应了爱卿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农桑业已经到达了瓶颈,唯有工商业才能够令我大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张文灌他们虽然不太认同,但是事到如今,他们也不好反驳。到处那郝处俊问道:“这玻璃一定不便宜吧?”

    他们是非常羡慕,可以坐在阳光下看书,想想都挺美的呀。

    韩艺道:“暂时比较贵,因为还没有量产,但是随着商人大规模的生产,价格应该会降下来的,要是某种商品连当朝宰相都用不起,那就是一件非常失败的商品,否则就是我们户部的失职,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