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二十三章 皇家特派使(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哥,我也想自由一点,随性一点,机灵一点,但就怕有些人太机灵了。韩艺暗自反驳一句。

    长孙无忌哼道:“你这老匹夫是不是嫌活得的太久了,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简直就是狗屁不通,若是人人都怀着这心思去打仗,那天下必乱。”

    韩艺急忙道:“太尉说的极是。这无规矩,不成方圆。是,也许搜查令会对皇家警察执法时带来一些不便,甚至于如卢国公所言,因此放跑了罪犯,但同时也保证大部分百姓的利益不被伤害,皇家警察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如果不加以限制,到时就难以控制。有道是,人无完人,法无完法,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像太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劳心劳力,鞠躬尽瘁,一道奏章都得修改三四十遍,为得不就是这个国家,不就是天下百姓,但是太尉何曾言过麻烦,那么皇家警察为何就不能为了百姓,多走这一道程序呢?”

    长孙无忌呵呵一笑,道:“韩艺呀,你就别拍老夫的马屁了,若是你一句马屁就能堵住老夫的嘴。那老夫这几十年的宰相可算是白当了。”

    拜托,我又不是想堵住你的嘴,我只是想堵住褚遂良他们的嘴。韩艺道:“下官句句肺腑之言,绝非溜须拍马。请恕韩艺斗胆说一句,若是懒惰、奸佞之辈,又岂可当几十年宰相,侍奉两代明君,还请太尉明鉴。”

    你小子还跟老夫卯上了。长孙无忌呵呵道:“你小子真是好狡猾。倘若老夫再说你是在拍马屁,岂不是说老夫是懒惰、奸佞之辈。”

    褚遂良等人皆是笑着摇头。

    长孙无忌又道:“罢了,罢了。其实你这搜查令,老夫也是赞成的,只是老夫也觉得有些过于繁琐,而且不太合理,当初已经商议,如果成立民安局,该交由刑部管理,可是为何搜查令却要向大理寺申请。根据我朝制度,为了避免冤案的生,故此将刑法权一分为三,大理寺掌管审理全国处于流刑以上的案件,而刑部则是负责复核大理寺所判流刑以上的案,职权划分的非常明确,刑部与大理寺、御史台互不干预。既然民安局归刑部管辖,那么理应履行刑部的职权,如果搜查令要向大理寺申请,那么岂不是让刑部居于大理寺之下。而且也是相当麻烦,为何不直接向刑部申请。”

    刑部和大理寺本就是相互制衡的,搜查令如果要向大理寺申请,那么可能会打破这天平。

    长孙无忌作为三省六部之。他当然不希望刑部被大理寺限制。

    韩艺当然明白,笑道:“太尉言之有理。”

    长孙无忌等了一下,见韩艺不开口了,于是道:“那你是认为该向刑部申请?”

    “下官并未这么说。”

    韩艺摇摇头,又道:“下官是说太尉言之有理,答案。太尉已经说了出来。”

    长孙无忌错愕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其实下官原本是将批示搜查令的权力给予三省,但是王玄道说三省每日要处理的政务实在是太多了,若还涉及刑事案,恐怕是力不从心。后来下官又想到御史台,但是郑善行就是御史台的官员,如此写的话,会被人认为以公谋私,于是下官才想到大理寺。但是下官自始至终从未想过刑部。”

    长孙无忌问道:“为何?”

    韩艺答道:“道理就是如太尉方才所言,我朝之所以将刑法权力一分为三,无非也就是为了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搜查令交予大理寺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民安局归于刑部,二者等于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搜查令代表着合理侵犯他人利益的关键法令,对此一定要慎重,如果向刑部申请的话,难免会出现包庇、纵容,甚至于官官相护的现象。但是大理寺本就是为了制衡刑部,大理寺可不会给刑部官员面子,那么包庇、纵容也就无从谈起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是反过来说,刑部同样也是为了制衡大理寺,如果大理寺故意借着搜查令来刁难民安局,那么刑部在复核案件时,现这种现象,亦或者民安局直接找刑部申述,那么刑部一定也不会罢休,肯定会去弹劾大理寺,同样的,如果民安局不申请搜查令,就直接入室执法,亦或者民安局谎报证据,骗取搜查令,那么大理寺在审理此案时,一定也不会包庇民安局,也会去找刑部的麻烦,如此一来,搜查令就变得更具保护效用,质量也能够大大提高。”

    于志宁、褚遂良等人听罢,都略显惊讶的瞧了眼韩艺。

    其实韩艺说得并不难理解,就是利用大理寺和刑部之间的制衡来为这一道搜查令护航,因为大理寺和刑部的权力实在是太密切了,任何一方的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