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三十九章 原始积累(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备好聆听元禧的教诲。

    元禧坐下后,目光一扫,道:“你们回来的正好,因为就在大半个月前,我们元家又有了一位新的主事人,就是你们的姑父韩艺,关于韩艺的能力,我就不赘述了,相信你们也听过很多,我想说的是,韩艺提出的计划,非常符合我们元家的今后的发展,我们这些老头子对此也是非常期待。今日正好你们都在,就让韩艺详细跟你们说说吧。”

    说着,他就看向韩艺,道:“如今你是最大的,你尽管说就是了,我和你二伯只是旁听者。”

    什么正好,分明就是你早就安排好的。韩艺暗自嘀咕一句,不过这正是他期望的,站起身来,先是朝着元禧和元乐颔首一礼,随即面向元哲等人道:“在这段时日内,我大概了解了下咱们家族最近几年的动向,在我个人的印象中,就如同无头苍蝇,并未一个确定的目标。”

    元杰突然道:“这几年可一直是牡丹姑姑在安排,最近可是太平盛世,丝绸之路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应当重视与西域诸国的买卖往来。”

    韩艺道:“你说的非常不错,在太平盛世,的确要开展贸易,但是如今这种贸易策略无法让元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只能说是小打小闹,而且我们大唐国内的市场尚未饱和,元家的货物在国内都足以消化掉,大力开展贸易反倒成为了多此一举。而且,我们的贸易也没有针对性的目标,才处于开拓当中,因此元家这几年虽然一直在赚钱,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在原地踏步。”

    元志、元哲稍稍点头。

    毕竟还是在开拓中,对于货物的运送以及人力调派,都处于摸索当中,只不过元家有足够的财力,赚钱那是应该的,但是要说巨大的改变,那也未见成效。这跟元牡丹稳中求变的策略有着极大的关系。

    韩艺又继续道:“因此我当上主事人之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确定我们目标,改变步步为营的策略,施行大胆开拓的计划。”

    元牡丹只觉胸口都要爆炸了,韩艺摆明就是有备而来,偏偏还装的受迫而来。

    元哲诧异道:“大胆的开拓计划?”

    “不错!”

    韩艺道:“我们要大胆的去尝试改变,而不是墨守成规,亦或者小心试探。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我们的计划目标,而我制定的目标,就是资源。”

    大家听得一愣,论资源谁跟我们元家比,难道还不够多么。

    韩艺道:“也许你们在想,我们元家家大业大,根本不需要再去获取资源了。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思想观念,除非你们只是想自给自足,那也不需要发展了,凭借元家现有的资源,足够维持每个人享尽荣华富贵,但是你们一定要记住一句话,资源才是王道。我们需要从大局考虑,何为大局,就是朝廷的政策。

    我朝在经历隋末大乱,人口锐减,良田遭到大规模的破坏,因而我朝推行均田制,鼓励开垦农田,因为民以食为天,如果连这点都无法满足的话,那么我大唐王朝将会岌岌可危,为此朝廷必须重农,在很多政策上都选择牺牲工商业,这非常正确的。所以如果我们要发展商业,首先要做到的一点,就是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只有当粮食多起来,朝廷才会对商业放宽。”

    元哲不可思议道:“这——这可是全国百姓的事,光凭我们元家一家如何做得到。”

    元志也是极其困惑道:“这是朝廷的责任,可不是我们元家的责任。”

    韩艺道:“但是我们元家可以因此得利,而且,只要我们的计划实施得当,这并非是做不到的事。据我所知,剑南和岭南地区人烟稀少,草木横生,有着大量的荒地,如果我们能够将那里开垦出来,我们大唐的粮商产量至少翻上一倍。”

    他说的岭南地区就是广西、广东,包括越南部分地带,剑南道就是四川中部和云南北部。

    而如今唐朝人口都是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一直都非常发达,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长江流域渐渐在复苏了,你不去的话,也会有人去的,韩艺的目标那些完全没有人去的地方。

    这真是越说越离谱了,元哲道:“你说得不错,但是我们元家能够开垦出一隅之地,就已经算是极限了,而且那里很多地方都不能够种植粮食。”

    “你说的非常对。”

    韩艺道:“因此首先我们解决种植物和人力的问题。关于种植物,我一早就跟牡丹在筹划了,在此之前我们发现一种棉花的种植物,这种种植物是一种纺织产物,它可以大规模的种植,而且织出来的布非常好,与丝绸各有优点,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