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八十七章 都是套路(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下这也是跟孔圣人学的,因为我最近看了很多关于孔圣人的故事,发现孔圣人从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得到不少感悟,因此我也非常留心生活中的一切细节。”

    “你这么一说,倒还真是的。”

    那些儒生纷纷点头。

    郑伯隅点点头道:“不错!咱们儒家思想皆是从百姓出发,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那些完全凭想象出来的思想可谓是天壤之别。”

    一干大儒们纷纷点头。

    这明显就是另有所指。

    那些儒生赶紧向郑伯隅作揖,能够听到郑伯隅的教诲,这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韩艺都看在眼里,暗想,这崔卢郑王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但是,今日的主角还是韩艺,又有人问道:“韩小哥,敢问这一孔丘力是多少啊?”

    崔偲喝道:“岂有此理,你怎敢直呼圣人之名?”

    那儒生吓得一脸惧色。

    一个名字而已,至于么。韩艺忙道:“崔前辈勿怪,这都怪晚辈,不能怪这位仁兄。虽然这浮力、引力都是晚辈想出来的,但是正如话剧中所言,晚辈不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小人物,而孔圣人无疑就是那个最大的巨人,因此我才在剧中安排将力的单位命名为‘孔丘’,考虑不当,还请各位前辈见谅。”

    郑伯隅摆摆手道:“无妨,无妨,老夫倒是觉得这个命名非常好!”

    崔偲一愣,随即尴尬道:“哎哟!老夫都把这个给忘记了,不错,不错,老夫其实也觉得非常妙,只是方才一时没有想到,老夫还认为当如剧中所言,就将力的——”

    “单位!”

    “对,单位,命名‘孔丘’!”

    其余大儒也纷纷点头赞成。

    这是多好的宣传啊!

    他们就不曾想到,如果将力的单位命名为孔丘,那么天下儒生都会去推崇力学,推崇力学就等于孔子,但实际上最受益的是韩艺。

    韩艺又朝着那儒生道:“关于这一‘孔丘’力是多少,在下暂时也未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标准,各位皆是满腹经纶之士,在下希望各位能够找出一个非常合理的答案。”他不喜欢直接告诉别人答案,这没有用,还得一步步来,但是他希望能够借此调动大家学习科学的兴趣。

    那些儒生被韩艺这么一捧,还真来了兴趣,关键这个单位是“孔丘”,如果谁能算出一孔丘力是多少,哇靠,那不得了,很有机会跟孔圣人齐名啊!

    又有一名儒生按耐住兴奋道:“可是韩小哥,你方才提到的浮力、质量、密度,我还有许多地方不明白,不知韩小哥可否指点一二。”

    韩艺笑道:“关于这个,在下会在几日后,发行一种关于儒家学术的小抄,上面会写明一些关于浮力和万有引力的理论。但是我有句话我得说在前面,正如话剧中演的那般,在下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在下不过就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在反驳我的观点。当然,最主要的是,郑前辈、崔前辈、卢前辈他们也将自己的一些文章刊登在这小抄上面。”

    “敢问郑老先生,这是真的吗?”

    那些儒生非常惊喜的望着郑伯隅等人。

    要知道郑伯隅他们可是很少露面的,但是他们又掌握着大量的经文,许多官员都主动去向他们请教,能够看到他们的学术著作,那真是三生有幸啊。

    郑伯隅他们微微点头,很满意这些儒生的表现。

    虽然韩艺目前还无法抢走郑伯隅他们的风头,但是他跟这些大儒站在一起,完全不失存在感,很多人都在向他提问,甚至于包括孔子3何时上演,可见他的影响力在渐渐上升。

    在楼内逗留了一会儿,韩艺又将郑伯隅等人请到后院。

    来到后院,郑伯隅等人就将要刊登在小抄的学术论文拿给了韩艺看。

    个个都是信心满满。

    可是,他们忽然见到韩艺看得却是紧锁眉头,一语不发,似有不满的地方。

    难道有不妥之处?郑伯隅问道:“怎么?莫不是我等的学论有什么不妥?”

    韩艺抬起头来,只见一群老头紧张兮兮的望着他,别提多滑稽了,差点没有笑出声来,摇摇头道:“晚辈不知。”

    “不知?此话怎讲?”

    “因为晚辈看不太懂。”韩艺一脸茫然道。

    “!”

    郑伯隅等人立刻觉得自己犯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错误,就是将自己的论文拿给韩艺鉴赏,说到底他还是一个田舍儿,怎么可能看得懂他们的论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