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三十二章 该翻篇了(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是皇后,此又是后庭之事,而且朕身体有些不适,就交由你去处理吧。”

    武媚娘行礼道:“臣妾遵命。”

    这种事李治真是不便出面,这一日夫妻百日恩,他作为皇帝要表现的仁义为怀,踩两脚的事,当然是交给武媚娘去干,他也下不了这脚,这不叫虚伪、无情,这只是政治。

    武媚娘就无所谓了,她恨王皇后要命,二人本就是天敌,大臣们都知道,如今这一把火令她如此难堪,她要报复,那也在情理之中。

    这武媚娘走后,李治又将张德胜叫了进来,问道:“大臣们可都回去呢?”

    张德胜道:“回禀陛下,大臣们如今正在太极宫的偏殿休息。”

    出了这么大的事,皇帝都没有发话,谁敢先回去。

    李治道:“让他们回去吧。”

    “遵命!”

    “等下。”

    “陛下,还有其他的吩咐吗?”

    “叫韩艺过来一趟。”

    “是。”

    张德胜跑去太极殿时,正好见到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韩艺从屋内走了出来,在前面带路的正是武媚娘身边的太监,心想,这新皇后还真是雷厉风行啊!忙上前跟那太监嘀咕了几句,那当然是以皇帝的旨意为重,又朝着韩艺道:“特派使,陛下召你前去。”

    韩艺一脸疲倦点点头,然后就跟着张德胜离开了。

    韩艺跟着张德胜来到两仪殿内,只见李治半躺半坐在卧榻上,上前行了一礼。

    “免了吧!坐吧!”

    李治一脸疲惫,指了下边上的座位,又让张德胜去门外待着。

    韩艺坐了下来,一看李治这神情,心知自己此番前来,估计是来当心理医生的。

    等到张德胜走后,李治叹了口气,满面愧疚之色,道:“韩艺,在朝中大臣中,朕最信任的就是你,有些话朕也只能跟你说,其实——其实看到她们二人落得如此下场,朕心里也是非常内疚的,这也非朕心中所愿啊。”

    韩艺听得心里也觉内疚,这可是他一手策划的,道:“陛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陛下此时的心情,微臣心里也明白,这是在所难免的。”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可是微臣认为陛下并没有做错什么,王氏和萧氏落得如此下场,这是有很多原因促成的,难道她们自身就没有原因吗?陛下贵为天子,本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岂能只顾儿女私情,当初立武昭仪为后,乃是大势所趋,不是谁可以阻挡得了,陛下应该坚定的想法,不应该有所动摇。”

    李治点点头,道:“皇后也是这般说的。”说着他又叹了口气,道:“只是朕担心朝中会因此变得人心惶惶。”

    韩艺道:“陛下所言甚是,但此事既然已经发生了,再难过也无济于事,也不可能改变什么,微臣认为随着王氏和萧氏的离开,此事应该要翻篇了,再闹下去,只会加剧朝中的分裂,于江山社稷不利。陛下应该赶紧振作起来,让朝堂恢复以往的团结,众志成城,让我大唐变得更加强盛,这样大家也很快会忘记此事,而且,微臣始终相信陛下将会带领我大唐走向更加强盛,开创一个前古未有的强大王朝来。”

    这心理学家讲的话,就是不同一些。

    李治听得只觉内心澎湃,突然想起来,如今他已经掌权了,该是一展身手的时候,在大唐的功绩簿上写上属于自己的恢宏一笔,怎么受儿女私情所羁绊,这可是他期望已久的,一下子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可又略显忐忑的问道:“你认为朕可以做到吗?”

    他虽有雄心壮志,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他的信心还是有些缺乏。

    韩艺非常肯定道:“绝对可以。”

    可前面那位是谁,那可是一代英主李世民呀,这话李治有些不太相信,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陛下,虽然我大唐国内已经四海升平,周边也无强敌,但并非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其实先帝只是为我们打下了基础,至于这楼房能够建多高,那可全凭陛下呀,地基可不能遮风挡雨的,这都还得依靠陛下。就国内而言,百姓还未完全的安居乐业,只能说不会饿死,可基本上百姓是无法抵御天灾的,这也是陈硕真造反的根本原因所在,南方还是一片荒地,而且各个族群又都在融合当中。

    而就外敌而言,北有突厥余孽苟延残喘,东有高句丽不知天高地厚,西有吐蕃虎视眈眈,更远的还有大食。我大唐的伟业才刚刚开始,陛下也是任重道远。不过,以微臣之愚见,未来十年,将是我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