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随机应变(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性质,而且绝对符合对价精神,从律法角度来看,这并没有错。”

    长孙无忌道:“这还没有错?律法来自于‘道德’,而这一份契约乃是不道德的契约,这决不能作数,如果契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死,那还要律法作甚,天下岂不大乱。”

    韩艺道:“如果不能作数的话,难么神圣的君子契约将会失去它的契约精神,律法上已经言明,只要符合神圣的君子契约签订条件,就应该要执行。”

    李治道:“那你这道题的答案,就是应该执行?”

    “微臣可没有这么说。”韩艺道:“如果执行的话,这三斤肉割下来,无异于杀人,这生命可是无价的,再多的钱也不足以弥补一条生命,那么从这一点上看,就是破坏了对价精神,而且有违道德,官府怎么能做这种事了。”

    执行不对?不执行也不对?

    李治索性向韩艺道:“你将你的答案说出来吧。”

    韩艺道:“陛下,能否容微臣先不说,看看是否有学员回答出来?”

    李治道:“为何?”

    韩艺道:“微臣如果现在回答的话,可能陛下可能会认为微臣是在强词夺理,但如果陛下待会检阅考卷的时候,发现有些答案令陛下眼前一亮,那么就更加具有说服力。”

    李治看了下时辰,见考试也马上就要结束了,索性答应下来,又向长孙无忌笑道:“舅舅,既然我们都已经做了题,何不再交给延儿审阅。”

    长孙无忌笑着点点头道:“就依陛下的意思。”

    李治又向长孙延道:“长孙延,你可不能包庇你爷爷。”

    长孙延道:“微臣定当秉公审阅。”

    韩艺好奇道:“陛下,你——你怎么来呢?”

    李治笑道:“你是不是以为朕早就忘了这训练营?”

    韩艺忙道:“微臣可没有这么想。”

    “朝中大臣是早就将这训练营给遗忘了,但是朕可没有忘记,朕平时没事的时候,也常来这里看看他们上课,也是看着他们在不断的进步。”李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因为这训练营就在皇宫后面,皇宫平时没啥可玩,李治有空过来看看,反倒是给李治多了一处去处,又道:“朕知道今日考得是关于律法的笔试,在这方面,我大唐无人可与太尉相比,因此朕邀请太尉与朕一块来此观考。可一看到这新颖的试卷,朕和太尉都觉得非常有趣,于是也参与其中。听闻这新颖的考卷就是你想出来的。”

    韩艺道:“微臣只是稍作了改变,里面的题目都是张孙公子出的,在律法方面,微臣可是不行。”

    长孙延忙道:“陛下,若非韩侍郎提出这种考卷格式,微臣也不能想到这么出题。”

    “你们两个就别谦虚了!”

    李治兴奋道:“这题目出得非常精妙,一道问答题,就能够涉及到好几条律法,而且并非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只是将史书上记载的案例,稍作改变,变为试题,比吏部、弘文馆出的试题都要好的多。至于韩艺么,那当然也是别出心裁,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思考题,还有文章,由浅入深,概括我大唐大部分律法,但却一个上午就能考完,令人眼前一亮啊!”

    长孙无忌抚须点头道:“陛下说的是,以前的考卷,显得有些沉闷,不及这试卷来的灵活多变,而且将现实与理论结合,大多数题目都是大家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充满了趣味,哪怕是老朽每道题都得认真思考,将题目来回看几遍,而且半日便可考完,但是内容却一点也不少,老朽以为可以将这试卷应用于科考之上。”

    说话间,他脸上难免露出骄傲之色,孙儿出题,爷爷来考,可见这孙儿非常有出息,他当然非常开心啊!

    李治点点头道:“朕也确有此意,这明年就要大考了,这也是科举改制之后第一次大考,朕是非常看重啊。”

    以前的考卷单调、无趣,最有趣就是诗词考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而律法本身就是无趣的东西,一条一条的死记硬背,然而,由韩艺和长孙延共同出的这一张试卷,非常有趣,还有选择题,判断题,变化多样,这以前是没有的,而且试卷上就没有一道是死记硬背的题目,都是给出一个简短的事例,然后作答。

    既然得到了皇帝和太尉的赏识,那么不用想也知道,将来的考卷都将会采取这种模式来出题。

    李治又道:“这样吧,这考卷暂时密封,不要传出去,朕等会就拿去给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考考,比一比哪边成绩更好。”

    这很方便,就半日功夫,忒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