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明白了!”韩艺点点头道:“那你年年都捐助考生,你在朝中应该有人啊!”

    钱大方闻言,不禁叹了口气。

    韩艺又道:“又怎么呢?”

    钱大方道:“不瞒你说,真正有才华的人,早就投奔朝中大臣去了,咱们能够笼络的只有那些既贫穷,又不太被看好的考生。而且,就算赌中了,人家多半也都是翻脸不认人,尽量与咱们商贾划清界限。”

    韩艺惊讶道:“那你还愿意这么做呢?”

    钱大方道:“咱们只是供吃住,这要不了多少钱,即便他们翻脸不认人,那也是没事,可要是让咱碰到像马贤相那样,即是才华横溢,又不被人看好,而且家境贫困,那咱可就发了。”

    韩艺听得只觉万分辛酸呀,道:“你这比中六合彩还要难啊!”

    “何谓六合彩?”

    “没什么。”

    韩艺又道:“大家都这么做?”

    钱大方道:“那也不是,家里有点钱的商人才这么做。”

    韩艺点点头,道:“祝你好运。”

    钱大方小眼睛突然眨了眨,笑嘿嘿道:“听闻韩小哥是制科的主考官。”

    韩艺呵呵道:“是啊!不知你有多少钱贿赂我。”

    钱大方笑哈哈起来。

    韩艺摇摇头,走出店面,心里却是也为这些商人感到一些悲哀,他们明知那些考生一旦考中,就立刻会跟他们翻脸,但是他们还是愿意继续支助考生,而且他们的目的可不是为了钱,由此可见商人的地位确实不怎么样。

    在这苦苦期盼下,这科考的大日子终于来临了,分两个大科,每科三门。

    率先考的是常科,也就是进士科、明法科、军政科。杂文科目的话,要先考取进士科,才能有资格考杂文。七日之后,再考制科,数学、医学、农学。

    而常科落榜者,甚至于及第者,都可以再去考取制科中的数学科目,这也是体现出李治求贤若渴,尽量多给予考生机会,而且贤者六学是全新的科目,虽然在韩艺的宣传下,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但是绝大部分还是冲着进士科去的,李治这么做也是为了扶植贤者六学,如果考了常科,就不准考制科,那制科可能出现非常尴尬的局面。

    这日清晨,在秋日和煦的阳光下,成百上千名考生走上高高的阶梯,陆陆续续的进入试院。

    “玄道,你可有为自己卜一卦?”

    崔戢刃朝着马上就要入院考试的王玄道半开玩笑道。

    今日也是王玄道的一个大日子,他一直都想参加科考,但是因为他师父让他不要入仕,就一直没有考,这一场考试对于他更多的意义,是突破命运的象征。

    王玄道点点头道:“乃是凶卦。”

    崔戢刃一愣,与卢师卦、长孙延相视一眼。

    卢师卦呵呵道:“玄道,你这是不是怕万一落榜,也有借口可找啊!”

    王玄道笑道:“难道卢兄眼中,我是这种人。”

    “当然不是。”卢师卦纳闷道:“可是我瞧你好像未受卦象的影响?”

    王玄道道:“那是因为存在着变数。我先进去了。”

    言罢,他便转身往台阶上面走去。

    崔戢刃望着王玄道,眯了眯眼,道:“但愿玄道能够高中进士,为我士族争回这尊严来。”

    “呵呵!今年的考生真是不少啊!”

    站在试院旁边官署门前的李治,远远望着台阶上成群结队的考生,很是欣慰。

    一旁的李义府道:“这全因陛下改制科考,表露出朝廷求贤若渴之心,令天下英才振奋,故此今年投考的人较比历年来考生最多的一届,还要多出差不多一倍。”

    这可不是拍马屁,事实就是如此,唐朝的科举跟明清时代的科举不可同日而语,唐朝入仕门路很多,科举只是其中一条路罢了,在翻阅唐朝官员册上,基本上官员的父母也都是官员,科考一直以来不是很被重视的,只是这一回因为科举大改,本就引起了瞩目,再加上士庶之争,更是炒得是沸沸扬扬。

    以往的大考最多也就是一千人左右,而今年达到了一千八九百人。

    “好啊!”

    李治听得极其兴奋,道:“爱卿可得为朕选几名真正能用的人才。”

    李义府道:“臣定不辱使命。”

    韩艺今日也到场了,不过他倒不是来管事的,他只是陪同熊弟他们来看热闹的。

    “小野,你知道不,能够来这里考试的人,可都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