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 有完没完(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伯伯插秧给小人看,然后我就想到了。”

    “!”

    这逼装得也真是没谁了。

    李治愣了半响,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这尼玛还真的只能用天才来形容了。

    可云休你不懂这笑声代表着什么,又道:“不过小人只是想到办法,都是吴伯他们做出来的。”

    那些九品院士也不知云休是在提携他们,还是在推卸责任。

    “听闻那自行车也是你发明的?”李治又问道。

    云休点点头。

    “好好好!做得好!”李治笑道:“朕可也是非常喜欢你发明的自行车。”

    云休惊讶道:“真的么?”

    “当然是真的!”李治见他一脸震惊,好奇道:“难道你自己不这么认为?”

    云休眨了眨眼,神色有些困惑,挠着下巴,嘀咕道:“奇怪?这也有会有人喜欢?”

    李治倒是听了一个真切,问道:“为什么不会有人喜欢。”

    云休下意识道:“因为它得用脚踩啊。”

    李治道:“难道不应该用脚踩么?”

    云休更是困惑了,道:“小人以为要是它能自己走就好了。”

    韩艺听得直翻白眼,看来论装逼,云休才是第一人啊!

    “自己走?”

    李治惊奇道:“这自行车如何自己走。”

    云休挠着头,怯怯道:“小人还——还没有想出办法来。”

    卢承庆惊讶道:“难道你本来是打算做出一辆自己走的小车?”

    云休点了点头。

    李治愣住了,感觉自己没法跟云休交流了,这真是太怪异了,过得一会儿,他才笑道:“好好好!要是你能够发明出自己的走的小车,朕重重有赏。”

    可惜云休对于赏赐完全没有什么概念,不过他终于露出了那标志性的傻笑。

    虽然这两无比简陋的长插秧机很经不起考验,但是这却激发了李治对于贤者六院极大的兴趣,让韩艺带着他去参观。

    而这贤者六院虽然人才凋零,都是一些农夫、工匠在里面充当,但是结构、制度、设备都已经趋于完善,与一般的官署和作坊都大不一样,屋内都是实验台,一个个工匠在台前作业,墙上挂满了木板,一个个记录小吏根据工匠、农夫所言,直接记载木板上。

    而外面都是各种类型的实验田,一个个农夫蹲在田边,仔细的商谈着,仿佛每个人都非常入迷,就跟工学院里面的九品院士一样,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到来。

    李治等人见了,皆是啧啧称奇,仿佛进入了一个新世界一般。

    又听九品院士介绍他们正在研究的新项目,更是令李治惊愕不已,这都能够研究?

    这一圈转下来,李治还是意犹未尽。

    “诸位爱卿,要是这些实验都成功了,我大唐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啊。”

    李治回到狭小的总院,喝了一口茶,兴奋不已的朝着一干众臣说道。他们如今才知道原来总院是六院中最小的一个院子,其中工学院和农学院最大。

    卢承庆忙道:“陛下所言甚是,不过臣更加好奇,韩侍郎是用了什么办法,令那些九品院士如同着迷一般,我们这么多人从他们身边经过,他们都未曾发觉。”

    韩艺笑道:“这就是研究的乐趣,好比玩游戏一样,就想玩个结果出来,一旦沉迷进去,那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

    “好一句不到黄河心不死。”

    李治开心道:“可见当初朕听从韩艺的建议,建立这贤者六院,乃是明智之举啊!”这可也是属于他的政治遗产,又兴奋道:“韩艺,你看看贤者六院还需要什么,直接让户部批。”

    韩艺道:“倒还真是有两样迫切需要的东西。”

    “说!”

    “这第一便是地方。”韩艺道:“虽然贤者六院已经足够大了,但是随着研发的项目越来越多,地方已经渐渐不够用了,因此可能还需要建立一个到两个的分院。”

    李治点点头道:“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你去户部看看,哪里还有闲置的土地。”

    韩艺道:“这贤者六院不需要建在城内,毕竟城内的土地可是非常宝贵的,可以建在郊外。”

    李治道:“此事正准奏了,你让户部批地下来。”

    “多谢陛下。”

    “还有一样东西又是什么?”

    “是人才!”

    韩艺道:“这些九品院士虽有足够的经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