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革命性政策(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看看。而且,我还得跟他们解释这里发生的一切。”

    陈硕真道:“那你打算何时动身?”

    韩艺皱眉道:“恐怕还得等几日,至少也得等吐谷浑安定下来之后。另外,我也需要时间来准备。”

    而那边弘化公主还在跟铎伏他们加紧商量各种政策,实在是太繁琐了,因此谈了好几日才确定下来。

    而在这期间,这些枢要大臣也跟其余的大臣做思想工作,说明其中利害关系,其他大臣见皇室和枢要大臣都以身作则,那他们当然无所谓,均田制还是会确保官员土地多于百姓的土地,他们本来就没有土地,也送不出多少土地,最主要是极大的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也就答应下来。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吐谷浑现在是千疮百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们也只能同心协力,目前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在定下来之后,弘化公主立刻在全国颁布告示。

    其一,大赦天下,这是必须的,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只有极其凶残的罪犯和吐蕃人是不被赦免,其余的统统赦免,包括此次跟随素和贵作乱,后又被俘虏的士兵,不但赦免,而且还给他们土地。

    其二,大面积废除奴隶制,除了吐蕃人外,每个人都是吐谷浑的子民,是不分贵贱的。

    其三,颁布均田制,这个均田制跟大唐相差无几,就是严格规定每个百姓得拥有多少土地,官员拥有多少土地。只是有一点不同,大唐的均田制是分永业田和口分田,一种是私有,一种是公有,而且是以口分田为主。

    但是吐谷浑的均田制,就全部是私有,也就是说,这是一锤子政策,只针对当下的百姓,今后出生的人,就不具备这一个条件了,因为私有制的话,土地是不可以收回的,除非天天扩张,不然的话,哪来的土地,皇室都只剩下那么一点点土地了。但同时也规定,十年内不准交易土地,而且不准荒废,并且用律法来限制这一点,你不种地导致土地荒废,你就是在犯法。

    现在吐谷浑有得是土地,素和贵杀了不少权贵,又带走了那么多权贵,他们的土地当然是归国家所有。

    而其中最受伤害的就是家业甚大的老牌贵族,朝廷都没有跟他们商量,总之,你们必须要将土地交出来。这也是新贵答应这些政策的一个主要原因,伤敌一千,我自损二百,而且还有补贴,这tm真是太划算了。

    其四,免除一切税赋,甚至可以说是直接取消税赋这个说法,你们赚到的所有利益,全都是你们自己所有,不需要缴纳一文钱给朝廷,任何人都是如此,包括外人,统统不要交税。

    其五,青海湖、矿业国有化,并且国家将会投入资金开办大型作坊。

    其六,军队国有化,以前吐谷浑的军队都是各个部落出兵,常备基本上伏俟城的禁卫军。而如今因为均田制的关系,部落百姓都得去搞生产,土地又不能荒废,谁还有空去打仗,那么军队就必须国有化,但是一旦国有化,就必须是募兵制,就得给工资,庞大的军队,朝廷肯定是负担不起,因此全国上下只保留一万三千人的常备军,基本上还都驻扎在吐谷浑城,防止其它部落的骚扰,以伏俟城为中心的京畿之地,只留三千禁卫军,负责皇室安全以及城内的治安,大非川这关键要地更是无军队驻扎,川内的人都去干活,大非川耕地非常发达,可不能荒废。

    这看似在削减铎伏的军权,但他们本就是部落制,打仗就当兵,不打仗就当农民或者牧民,所以这个铎伏无所谓,只要你不解散我贺真部就可以了,我一声令下,他们拿上兵器就是士兵,而且弘化公主还让伏立负责农闲之时,组织人操练,从这一点来看,弘化公主不是要削兵权,而是要竭尽全力搞生产。

    吐谷浑城的克烈大将军虽然手握唯一一支军队,但他决计不敢造反,因为伏俟城后面就是鄯州,大唐军队很快就能抵达,比他还要快一些,你那一万人还不够看的,而且他也不会投奔敌军,因为弘化公主就让他一个人统领全国军队,哇!这是何等的信任,他没有道理跑去敌人那里***。

    吐蕃在旁虎视眈眈,吐谷浑反而裁军,不用说,今后都得靠大唐在旁边保护。

    这就是一种赌博,但是大臣们也一致通过,因为我穷兵黩武,我必死无疑,我现在也没有资格去穷兵黩武了,那还不如就放弃算了,完全依靠大唐的保护,集中所有人力搞生产,反正吐蕃来袭,大唐不帮忙,我们就完了,这非常简单。西边有荒漠隔壁挡着,东、北两边都是大唐,就完全不设防,我设防我也挡不住你。

    其实弘化公主已经跟韩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