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小闲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恰到好处(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故此再多的肉,我们也能够拿下,我想草原上的百姓已经不需要自己动手制作这些生活用品,他们只需要尽全力发展畜牧业就行了,咱们中原的商品那是物美价廉。对了,这盐价有没有受到影响?”

    张大象笑道:“只是稍微降低了一点,吐谷浑虽然卖给我们许多盐,但是一部分被朝廷购买,而其余的要么准备运往一些缺盐的地区,要么全部用于腌肉,等于市面没有多余的盐,倒是关中地区本地的肉涨了不少,但因为新市场的出现,对于肉需求变得很高,不愁卖不出,总得来说,如我们预计中的一般,百姓深受其利。”

    “那就好!”韩艺点点头道:“可见凉州的贸易情况非常不错。”

    张大象立刻道:“倒还别说,真是如此,我前面就跟凉州来得官员谈过,如今凉州可是非常繁荣,来往商人是络绎不绝,光市场增多了三个,旅店都增加了八十多家,大大小小作坊也增多了四十来家,还有凉州城内的人口增加了一倍。明年凉州的税收肯定得到大幅度提高。”

    道路通了,战事停了,凉州有身处交通要冲,北边草原、西南边的吐谷浑,还有西北地区都往凉州走,这不能繁荣么。

    “是吗?”韩艺点点头,笑道:“看来这凉州刺史做得还不错,你赶紧以我的名义写一道奏章,将凉州的情况告知陛下,我想此时陛下需要这些好消息。”

    .....

    他说得没错,这段时期朝中的纷纷扰扰,令李治心中很是郁闷,故此当他收到韩艺的奏章时,那是相当开心,立刻召见韩艺。

    两仪殿内。

    “哈哈!”

    李治非常开心的朝着韩艺夸赞道:“有卿在,朕无忧矣啊!”

    别人给他带来的都是一些烦人的事,只有韩艺不断给他带来好消息,他当然也投桃报李,对于韩艺是不吝赞美,也越发器重韩艺。

    “多谢陛下夸奖。”

    韩艺起身一礼,又道:“其实臣只是动动嘴而已,而真正办事的乃是凉州赵刺史,是他兢兢业业,严格执行了朝廷的命令,才有今日凉州的繁荣。”

    李治点点头道:“你说得不错,那赵持满的能力朕也是知道的,朕会对他另有奖赏的,不过你也无须多让。那边弘化公主也给朕来信了,说正是因为你当初为她制定的政策,令吐谷浑很快便从战火中走了出来,如今吐谷浑的百姓都生活的非常好。”

    韩艺立刻兴奋道:“这吐谷浑繁荣,就能为我大唐分担一些来自吐蕃那边压力,真乃大好事一件,不过这都是陛下福泽绵长,臣只不过是锦上添花。”

    身为臣子,那就必须要有天子圣明,臣罪当诛的觉悟。

    “你小子!”

    李治笑着指了指韩艺,虽然从“卿”降为“小子”,但也可见李治是将韩艺当做自己人,只有自己人,说话才能如此随便,心里也是非常开心。这道理他当然明白,吐谷浑就挨着大唐,被大唐包围着,而且上回又被吐蕃削弱了一番,如此对于大唐是完全不具备威胁,吐谷浑越好,越繁荣,只会对吐蕃形成压力,这也是为什么大唐愿意全力支持吐谷浑,就是要对吐蕃进行封锁,不让它扩张。

    这也是大唐对于吐蕃的一贯政策,尽量往长远去规划,不跟高句丽一样,是如鲠在喉,不灭不爽,因为打吐蕃确实没有什么太多的利益,高原地区,而且高原作战风险非常大,这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最佳的办法,就是将它给封锁,然后耗死它,最好是让他分裂,不具备对于中原的威胁就行了。

    韩艺又道:“启禀陛下,其实凉州的繁华,对于我大唐的西北计划是一个非常好的肯定,根据户部的统计,长安每年运往西北的货物是成倍增加,而且商品的种类也是日渐繁多,甚至于他们现在住帐篷,都是由中原制造,这不但对于两地融合起到了极大的帮助,而且也在暗中削弱了西北对于中原的威胁。

    当他们的百姓习惯于是用咱们中原的商品之后,一旦开战,两边贸易停止,他们将会只剩下骆驼与牛羊,连帐篷就没有住。故此臣以为朝廷应该加大对于西北的贸易,利用商品贸易将他们牢牢拽到手里。”

    因为当初他建议的时候,那还只是尝试,不是你说行就行,还得用事实说话,而如今已经出现成效,那韩艺当然会建议李治加大力度。

    李治点点头,觉得韩艺说得非常有道理,汉武以武灭之,匈奴是没了,但问题是突厥又崛起了。而太宗又恩威并施,虽然效果不错,但是掌控力度比较小,老是发生动乱,而如今是恩威并施,并且以贸易笼之,这就比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