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02 军工署】(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么做,还要掌握原理,研究原理。”韦宝道:“这样不但方便自己研发,也方便教导别人,方便以后的人有经验可循。工业生产,不管是民用工业还是军事工业,重工业,都是很严谨的事情,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半点做不得假。不会也许行,也许不行。”

    众人都觉得韦宝说的很有道理。

    “可是公子,上哪儿识字啊?难道让我们去念私塾?”邓二鲜问道。

    韦宝微微一笑,对董火金道“林管事手里有人,你回头给他说一声,找一个识字的先生到你们这来,让他跟你们一起!”

    “是,公子。”董火金答道。

    韦宝想了想,又否定了:“算了,还是过几天,我自己安排吧!”

    “是,公子。”董火金又答应一声,奇怪公子怎么这么快又改主意了。

    韦宝不是改主意了,而是想到教育体系还没有弄起来,还有一个文字的问题,他不打算在自己这里推行繁体字了,而是推行简化字,就从那本《法册》开始!还要找时间把简易的教材搞出来,才能开始教育。

    韦宝又和一帮人待了一会才走,心情好了不少,他相信,只要是把火葯弄出来,只要把煤炸出来,很快就能走上建设基础工业的快车道了。

    如果不是有点资料,有一条军舰,若只是一个啥都没有的穿越巨,韦宝真不敢想象自己在大明,凭啥出人头地。

    韦宝回到自己房子的时候,范晓琳不在,范晓琳现在工作的地方主要在几个仓库了,她不得已,弄了一个办公的地方,也只能在最大的仓库中,否则别人不方便找她,每天找她的人实在是太多,要不然就都得上韦宝的住处来了。

    徐蕊和王秋雅正忙着抄录韦宝给她们提供的《法册》。

    之所以随便叫个《法册》,而不是某某律法,某某法律,是免得引人猜忌,他自己爱在自己的地盘怎么样,别人无权过问,只要不除非大明律便可。

    现在这个《法册》,就是韦宝构建的这个小‘社会’,小‘国家’的行为依据了。

    两个人见韦宝回来,一起抬头,徐蕊道:“公子,正好你回来了,好些个字,我不认得啊,不,至少九成的字我都不认得了,大概能猜到是啥意思。我还以为我差不多把字都认全了呢,看公子的四书五经,我都认得的。”

    韦宝见徐蕊有委屈之色,微微一笑,他知道徐蕊很聪明,只是在青楼中由人教导学的琴棋书画那些,三四年功夫能通晓文墨,已经是极其有天赋的了。

    “不是你认不得,而是大部分字都是简化的。”韦宝答道。

    “简化的?”徐蕊和王秋雅几乎是异口同声道。

    韦宝点头笑道:“怎么了?我发明的,以后咱们这的人,都学简化字!”

    韦宝对于这个问题,已经预先想过了,他手下的人以后都学简化字,和大明的其他地方会产生隔阂,这点他并不担心,因为他并不打算在大明内部扩张,即便是扩张势力版图,也是从手下人中挑选精明强干之辈,到时候这些人有了简化字为基础,学习起繁体字,也不会吃力。

    他主要是为了加快所有人的识字速度,用最快的法子提升识字率,是从效率和成本的角度考量的,世界这么大,韦宝的见识又来自三百年后,放眼的是整个世界和更加广阔的历史时空。简化字对于在大明内部扩张势力范畴有隔阂,但是对于在大明外部普及汉子,和提升底下人的识字率,肯定是帮助更大的。

    韦宝觉得文字就是工具,高效就是需求,简化是需要的,也是必然的。

    汉字是为了记录汉语而被创造的,在记录汉语这一点上,没有任何一种文字比得上汉字。

    繁体字确实略有利于理解古籍的部分内容,在书法上也更加富有美感,但这是更高层次的需求,韦宝觉得作为爱好就好,自己手下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十九的人都是不识字的,还是不要为难他们。

    简体字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而且不少,但是整体而言,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简体字更科学,简单,如果将识字的成本提的太高,没有必要。

    而且汉字存在的很多问题,大多源远流长,存在许久,往往不是简体字自己的问题。有的字不是形意,也不是形声,历史遗留就是要那么写的,约定俗成,这和简体不简体没有关系。

    汉字发展了几千年,从甲骨文金文到简体字,经历许许多多的变化,汉字作为一种文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文字。但文字首先还是记录语言的工具。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