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67 正式成为大明一学子】(第11/11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政引经据典,说一说个人的看法。

    韦宝感觉这里的每个人都挺有学问的,并没有一个人有‘草包纨绔子弟’的迹象,他觉得每个人似乎都比他有学问。

    一上午的课程学下来,让韦宝充分体会到了明朝时期宽松的学习环境。

    至少在廖夫子的这间书院,环境还是很宽松的,很人文。

    人文主义几乎给了所有人说话的机会,阴暗的高尚的,成功的失败的,贵族和莽夫,冠冕堂皇的,和痛苦复仇的。

    韦宝真的在这间课堂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文明风度,从帝国到它的子民,都具有极度的风流属性。

    爱,宽容,人文主义,对美的极度向往和追求,对文明和风骨的推崇,这是韦宝对大明学子的第一印象,总得来说,挺好的,并没有一般的影视剧和作品中碰到的,文人相轻,同窗之间欺负新来的,欺负寒门子弟的情况。

    这里地处辽西,又在山海关这天下第一雄关,与建奴和蒙古人离得最近。

    所以谈论的最为火热的话题也为如何防范边疆,如何治理边疆,如何使得大明边陲稳定,国富民强云云。

    光是听学子们讨论,韦宝觉得很像是在现代看论坛打嘴炮,这就是一帮古代键盘侠呀。

    似乎每个学子都有一套成竹在胸的韬略,人人都是战略大师和战术大师的结合体,人人都是蓟辽督师的最适当人选。

    “公子,他们说的什么主战主和?”王秋雅轻声问道。

    韦宝嗯了一声,轻声回答道:“说的是对建奴的政策,咱们不谈国事。”

    韦宝没有想到,后世热衷的话题,在这个时代也是热门话题,书生们很爱讨论对建奴的方略。

    韦宝大概总结了一下众多书生的观点,大部分人表面上主战,而实际上是想主和,只是说出来的论调,都很统一,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着怎么弄死建奴,恢复边疆秩序,收复辽东失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