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鹿鼎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392 孙承宗想让韦宝给袁崇焕当学生】(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境下,开辟了东江根据地。光这一条,便够了。

    要想弄钱,不一定非要一直待在朝鲜。

    大可以赚了一笔之后,想办法谋个其他富庶之地的差事,换位置,换官职,难道在东江做总兵,做总督,不能换到江南去吗?

    人家能一直守在东江,本身就是值得赞扬的!

    面对后金的军事压力,没有选择投降,而是坚决抗击,这还不叫爱国吗?

    就算毛文龙不是圣人。

    韦宝知道的,原本历史中袁崇焕用来杀毛文龙的理由,韦宝相信应该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相信毛文龙可能是干过很多虚报战功,杀害商旅等等这些事情。

    而且从韦宝现在接收到的来自天地商号统计署的一些情报,毛文龙似乎也一直还在这么干。

    但毛文龙愿意远赴东江,也肯定有个人利益的考虑,几年的战争下来,本身的官职升到了左都督。

    也许毛文龙还在盼望着一旦平定后金,自己可以仿李成梁的故事,世镇辽东,为后世儿孙打下一个厚厚的家底。

    毛文龙的军队的战斗力不强,所以袁崇焕的说法也有道理。

    可又怎么样?

    毛文龙无法超越时代,面对后金,明军就没有战斗力强的部队,就算是被吹上天的关宁铁骑,也只敢守城。

    在现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到了明朝后期,军队的纪律就没有好的,什么杀良冒功,骚扰民间这些事情都没有少干。

    明朝的军队在行军的时候,沿途的城镇会把军需放在城门口,然后紧闭城门,防止军队骚扰民间。

    毛文龙所在的东江,从战略上来说与山海关形成两面夹击的态势,哪怕他的军队没什么战斗力,只要存在就是威胁。

    只要毛文龙还在坚持,后金就无法将全部的战力投入到山海关这个方向。

    韦宝看问题,喜欢拔高自己的视角,尽量不受各种伟光正形象的影响,尽量全方位的看一个人。

    韦宝绝不会认为一个人要么是圣人,要么就是恶棍。

    不是这样的,贪腐冒功的毛文龙,和作为抗金大英雄的毛文龙,两点完全可以完美的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毛文龙即可以是爱国将领,又可以是投机分子,发战争财的败类。这两者不冲突。

    凭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一点,韦宝就觉得袁崇焕至少在历史评价上,应该摆在毛文龙下面!

    即便毛文龙可能没有袁崇焕在后世的名气大!

    即便后世有很多美化袁崇焕,诋毁毛文龙的影视作品,小说作品。

    但,这些并没有影响韦宝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可观的看待这些历史人物和问题。

    从历史上的结果看,毛文龙活着的时候,清朝没有一次进入山海关的记录!

    毛文龙死后,清朝多次入寇北京,所以,毛文龙的东江镇确实有敌后牵制的作用,这是不存在疑问的。

    毛文龙死后,东江镇四分五裂,也确实是帮助皇太极铺平了东进的道路。

    毛文龙手下多有人才,清初汉人四王,有三个是毛文龙的手下(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

    但是韦宝觉得,说袁崇焕是汉奸,倒也不见得,韦宝认为袁崇焕更多的是志大才疏,蛮干误事,五年复辽,当笑话看就行,也就崇祯这个才能平庸的皇帝才能相信。

    但对比两毛文龙和袁崇焕的后人,高下又能立竿见影!

    毛文龙死后,他儿子三次在历史上登场:第一次是逃亡被袁崇焕抓住下狱,在狱中写血书给崇祯,言词悲切,朝廷为之侧目;第二次是东江兵变,被朝廷派去平息东江官兵怒气;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这次,不是大明的朝廷,而是大清朝廷为毛文龙搞了个祭祀仪式,派尚可喜去请毛文龙的儿子出场,毛文龙的儿子拒绝了。

    正史上据说再也没有毛文龙后人的消息。

    所以,毛文龙的后人,是大明的死忠!毫无疑问。

    袁崇焕正妻无子,娶了个满人小妾,遗腹子袁文弼“因军有功”(清史是这样记载的,并没有写具体功劳)被抬旗,成为汉军正白旗。

    后人代代相传,有人当了清朝的将军,比如大名鼎鼎的黑龙江将军袁寿山。

    袁文弼凭什么?

    就算不能说明袁崇焕有问题,也至少说明了一些其他的什么东西。

    明末是人类文明的转折点,从此东方开始被野蛮愚昧笼罩,历经数百年的屈辱和沉沦,而西方则一骑绝尘而去。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