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两。”
李利民摸了摸嘴巴,什么都没有说,暗骂韦宝太狠了。
他见过人家卖官,可真没有见过这么明目张胆的,你当你在卖瓜子呢?
不过,李利民也承认韦宝定价没有多少问题。
可关键是,你靠得住吗?
“韦大人,你老实告诉我,你到底借了谁的势?这事有准吗?你要是不让大家弄明白这一条,你很难卖出去。”李利民道:“今天花了银子,过几天又得不到落实,那银子不是都打了水漂?要是大家知道你韦大人靠得住,我保证,四百多个位置,不用一天就能卖光。”
韦宝也是这么想的,但他可以一个一个的谈,还真不能上来就对全部的人像竞拍一样的开价。
因为韦宝的主要目标群体是那些衙门的子弟,就像郭文亮这种人,再有就是中立派的官员,像李利民这种的,还有就是新科进士。
这三种人,是他的主要目标。
韦宝知道,不管是在任的阉党分子,还是在任的东林党分子,都是不好搞定的。
这些人已经有位置,这先不说了,有几个人肯用银子买自己现在的位置的啊?
还有,这些人已经有了一条线,与上面的高官是一条线拴着的,不管是东林党还是阉党,都不太容易买他的账。
但韦宝又不得不把这些人也找来,那一千多本来就站着都察院和大理寺名额的,每个月都能到户部领俸禄的人,如果不把他们找来,这场考选就名不正言不顺,搞不起来。
而且,要发展出自己的势力,最好是一水的新人新官,都是从他手里提拔上来的,那样,这些新上来的人,与他就是一条线上的人了。
新科进士们还好说,韦宝只是担心这帮人没有那么多银子,中立派官员和衙门的子弟也一样,这三种人合起来也有上千人,要是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从这一千多人身上凑齐400多个指标,一切便万事大吉了,那是最理想的结果。
“你李大人的能
-->>(第8/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