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进化之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9章 mmp!被教育了(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怒,却又无可奈何。

    只半天的时间,襄平城的大小官吏,已经齐聚堂前。白晓文命人清点,只少了长史王烈。

    白晓文命人去寻,新降之将柳毅自告奋勇前往,他熟门熟路,不多时就把王烈给带了过来。

    白晓文坐在堂上问道:“我乃幽州刺史,来襄平城铲除奸邪,拨乱反正。现在襄平已定,王长史为何不来拜见,莫非是心存怨怼吗?”

    王烈躬身行礼道:“回禀刺史大人:公孙父子割据一方,不尊大将军法度,固然是取死之道;但我受公孙父子知遇之恩,心中悲切,所以没有早早地前来道贺。王烈知道自己有罪,但恳请刺史大人允许我收殓公孙父子尸骨,虽死无憾!”

    白晓文听了,长身正容说道:“公不忘旧恩,乃忠义之士,何罪之有?”当下许诺了王烈收殓公孙父子尸骨的义举,并亲自下堂,招揽王烈。

    王烈感于“袁二公子”的恩义,再拜,答允了招揽。

    白晓文这一举动,看似不给众多投降的大小官吏面子,但实际上,却是三国位面世界的正常操作,也是他作为上位者,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三国讲究忠义,再怎么样也得做足表面工夫。就比如曹操,对于稍有能力的俘虏,一向都是劝降为主。

    对方如果坚持不降,曹老板会含泪送他一程,然后厚葬。

    对方如果在投降之前,表态要收殓主公尸骨,曹老板必然会表露出钦佩之意,还要让麾下诸将学习这种忠义精神。

    清廷依靠诸多汉奸夺了中原,等到统治稳固下来,还要编一本《贰臣录》,将这批汉奸永远钉在耻辱柱上,就是为了让大清臣子,永远不要做大清的“贰臣”。

    白晓文安抚过襄平大小官吏之后,让他们返回岗位,各司其职,只留下了长史王烈。

    “王长史,襄平府库,钱粮尚有几何?”

    王烈起身拜道:“刺史大人容禀:如今刚刚拨乱反正,辽东四郡群龙无首,正是安民心、解民意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