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山野味道,体验生态乡村。”李枫,说道。“我这几天在苗寨,暗暗合计一下,光我在的三天,接到游客就超过三百人,一人按着一百块的消费来算,这就是三万块。”
“这是我往少了说,来着玩总要吃饭吧,总要住宿吧,住一晚上消费百八十还不是正常,走的时候买着苗寨制作的辣鱼,腊肉,鸡蛋啥的,甚至蔬菜都有带着回去的,具体收益可能比我估算要翻个番。”李枫掰手指点点说道。
村里众人一听,暗暗算着,农家宴里的蔬菜和野味都是自己种,自己打的,算是无本买卖,翻倍按着三万来算,那可就是六万块,二龙坡百来户人家,算下来一家人可不好几百块。
再有家里田地收获,一年下来一家五万都是往低了说,财不露白不是。“三子,你说说,咱们该咋办,咱们不是苗寨,没啥山歌可唱啊。”
“别说话,听三子说。”
“这事,我也想过,二龙坡不是一天成这样,咱们现在先要把路给弄平整,人家城里人开个小轿车来咱们着,半路颠坏了,下次谁还来啊。”李枫一说,下面议论开了。
“三子说的没错,这是个大事,没好路,城里人走来啊,这咋的不可能。”
“对对对,短时间内想修成二龙坡那样,这也不可能啊。”
二龙坡人家是民族村,专款拨下来修的路多好,李家坡想也别想。“总要平整一下,咱们自己赶着驴车都颠簸,还能指望人家城里人来玩。”
“说道驴车,我说下。”
李枫笑道。“驴车在咱们算一特色,路修平整点,咱们多宣传宣传,来乡村体验一下坐驴车,吃生态农产品,上山采摘野果,下河钓鱼捉虾,捡知了,这都挺是不错。”
“三子说的对,咱们要有自己特色。”李福远说道。“我去县里开会,领导也是这么说的,要搞出自己特色来,驴车这个好。”
“三子,还有啥?”
“短期内,没啥别的想法,路修的平整些,村子要拾掇干
-->>(第2/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